周末晚上,本打算找一下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新闻给女儿看,增长点知识,然而换了N个关键词都没搜到(广电机顶盒),却冒出来一个叫《太空旅客》的电影,就点进去看了,没想到女儿还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的大致剧情是这样的:在长达120年的太空旅程中,1男中途意外醒来,耐不住寂寞又私自唤醒了另外1女,啪啪过后,女主发现真相,和男生反目,后又遇到飞船故障升级,齐心协力抢救,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两人感情再次升温,最后,男主将唯一的医疗舱交给女主,女主继续冬眠,男生孤独终老。继续阅读

 

题图:过年期间在老家放烟花

1、关于博客更新。我也不想给自己找理由了,博客断更这么久,原因很简单:懒。

2、直播带货。这四个字是我现在最讨厌的词组。很多人还觉得直播带货是个新鲜玩意儿,通过直播买东西仿佛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然而这东西不就是个电视购物吗?本质上就是广告。开始的时候,出镜直播的还是些美女小姐姐,唱唱歌、跳跳舞,顺便收钱“推荐”一些产品,围观的群众们无脑购买支持一下,这叫带货,有人看有人买也在理解之中。到现在愈演愈烈,竟然有李佳琦、薇娅之类的专门干起了直播带货,唱歌跳舞都省了,一上来就“买它买它”,我凭啥花时间花流量来看广告?最可气的是,一些小地方的所谓县长局长之类的,也要直播带货,为他们家乡的土特产吆喝一下,拜托,你们连培育粉丝这个环节都省略了,直接上来就卖东西,这跟路边卖狗皮膏药的有什么区别?继续阅读

我极少向别人推荐书,尤其是小说,更加上有了“网络”之后,各种类型的小说漫天遍野,其中99%都是不堪直视的垃圾,别说推荐,就是叫我再看一次的勇气都没有。

白夜行》是个例外。尽管很早之前就听过这本书,真正入手看则是差不多10天前的事。在家里一堆杂乱的书中,我看到了还没拆封的《白夜行》,媳妇买了很久了。看了十来页,觉得是一本很具有日本风情的普通侦探小说,接着看了几十页慢慢被情节所吸引,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花了刚好一周的空闲时间看完,忍不住推荐给了几个朋友,我告诉他们“一定要看,太好看了”。

仔细回想一下,好像还没有什么书是值得这样推荐的。继续阅读

今天是2月11日,继续在家隔离办公——说是网络办公,其实疫情之下,压根也没什么事,无非是打接电话,偶尔excel做个统计之类的。

从1月23日放假算起,这个假期已经休了18天了。可谓是毕业以来最长的春节假期。

估计大多数在家休息的人跟我一样感受:赶快恢复正常,让我上班吧!

虽然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却又无法静下心来做诸如看书/练字/学英语之类严肃的事情,而只愿意用来做无聊的消遣,比如看电影/电视剧/pornhub之类轻松的。

看微信朋友圈,大家的厨艺一天比一天进步,平时连面条都不一定煮的熟的人,纷纷晒起了擀面皮包饺子/包包子/炸油条/烤面包……今天一大早去附近的永辉超市采购蔬菜,顺便问了下,得,面粉已经卖完了——缺货好几天了,可见重庆人民对面食DIY的喜好。继续阅读

关于放假。2019农历春节到了,四处喜气洋洋。每年网上都有各种神奇的投票,其中就包括“是否赞同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投票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就相当于问“是否同意给每人发2000块钱”一样的,白给的东西,谁不想要?但我个人也逐渐认识到,春节休7天其实是当下的最优解了。一方面,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有阖家团圆、走家串户拜年的习俗,如果不放假或者放的天数太少,显然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太长时间的假期会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巨大冲击,举国上下全部放假,工厂长时间停工造成设备和产能的闲置,依靠服务人员的第三产业也会停摆,几个亿人口的大迁徙对公共交通造成的沉重负担……如果春节假期是10天乃至15天的话,很多问题会呈现指数级的放大。关于假期,我在2018年年初的博文中也谈过了,在此我想再说下,就是我并不喜欢举国上下同步放长假的方式,而更希望落实年休假。继续阅读

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时间(11月至春节前),但实际上今年压根就没轻松过。工作上的压力就不多说了,家庭压力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人到中年的恐慌——爸爸肺癌晚期且无药可救,奶奶年纪渐老而子女又不在身边,收入未涨而支出扩大(房、车、孩子)……一言难尽,只望早日度过难关,家人健康平安。

前段时间去厦门出差,晚上逛中山路步行街,里面有个海鲜一条街,进去后一家叫做“革命小串”的店看起来海鲜品种很丰富,点了皮皮虾、生蚝等几样海鲜,几分钟后端上来感觉就不新鲜,吃了下,果然,皮皮虾里的肉都已经接近于消失状态,生蚝吃起来干脆就是绵的,很明显是死海鲜做的。找老板理论,倒也不吃惊,解决方案是再送一盘皮皮虾,当然同样是坏掉的……还好只花了100多,无奈走掉。继续阅读

9月5日,本市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预计9月5日夜间至9月7日白天,全市范围内将有降温降雨天气,各地日最高气温逐步下降10-13℃。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累计雨量30mm-50mm,局部80mm以上。过程中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雨、雷电、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30-50mm。

被高温天气折磨2个多月的重庆人民,全都在翘首以盼这场大雨。继续阅读

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的历史教师Ron Jones主持了一项著名实验: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法西斯主义,他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个微型纳粹帝国,很快,事态发展到几乎不可控——短短五天便建立起让学生们深陷其中的独裁势力。(详情点击这里

2008年,德国导演Dennis Gansel根据上述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Die Welle》(中译名:浪潮),这部电影会让人看得毛骨悚然。试想,阳光明媚的欧洲、现代化的摩天建筑、热衷于电脑游戏或情色读物的青少年们,纳粹能在这种环境酝酿吗?事实或许比电影残酷得多。
类似的还有,发生在1971年的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试验进行中,看守出现了虐待狂倾向,囚犯受到情感创伤。最后,实验被迫提前中断。(详情参见维基百科,英文版链接中文版链接

根据斯坦福监狱实验,德国导演 奥利弗·霍尔斯伯哥(Oliver Hirschbiegel)于2001年拍成电影《Das Experiment》(中译名:实验监狱),本片几乎不带任何明显的说教,如纪录片一般用简单的镜头记录这次实验,人性的阴暗面跃然于画面之上。本片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强烈的真实感,在观看过程中甚至会让人试着想象复制这项实验的可能性,一个不受制约的职位,或者一种得不到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独裁及腐败。在影片的最后,扮演“犯人”的志愿者们终于击败了看守,真正的警察介入,实验结束。有的人死了,却不是死于这次实验,而是死于人性的缺陷。

倍受全球关注的奥斯卡金像奖已经举办到了81届,闾丘露薇老师说“只不过五千八百多名有权投票的人所代表的口味而已”。奥斯卡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其投票会员有五千八百多名(2003年数据:5816),这五千八百多人的确没法代表全球如此多的观众口味,因此在我看来,奥斯卡评出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价值并不大的参考源而已。事实上,面对全球如此多的观众、每年上映的如此多的电影,要评出个优劣,基本上也不太可能。看电影,自己喜欢就好。

下面就我最近看的外语片分别作简单的评论。

1.《浪潮》(Die Welle,2008,德国)

 

据介绍说,本片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因为有真实背景,所以看起来更加震撼。纳粹势力和独裁政权是否能在现代社会重新抬头,尤其是在高度民主化的欧洲大陆,民主是不是真的那么牢不可破?本片很好的回答了上述问题。当个体力量过于分散且相互牵制时,“集体”的优越性就十分显眼的表现出来。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自然而然为壮大这个集体贡献了自我,整齐划一的制服及手势则在形式上让集体更加强大,面对非集体成员时,集体中的个体往往急于展现集体的力量而有意排斥、欺压非集体成员,这样,迫使越来越多的非集体成员转变为集体成员,从而进一步充实壮大集体。这个集体力量的膨胀是十分可怕的,在本片中,“浪潮”集体成员疯狂的在城市中四处涂鸦,喷上组织的LOGO,甚至拿出枪威胁小混混……这样发展下去,一个纳粹组织就迅速的成长起来。如果某个组织宣称“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那么,我认为,这个组织是有问题的,如果个体利益得不到优先保障,而让集体利益首先得到保证,这样的恶果只能是:集体中处于顶端的极少数人攫取巨大利益,并让集体发展为独裁势力。

2.《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8,英国)

这部电影是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一举拿下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在内的8项大奖。单从电影本身来看,我认为它被夸大了。它的故事很简单:参加答题赢大奖节目的印度青年在冲刺最后一道题时被警方带走,警方怀疑该青年作弊,在警方的拷问下,青年慢慢回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令人惊讶的是,节目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是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所以才能准确无误的答出来。这是主线。主线之外,还有男女主角的感情戏,以及印度的风土人情等。在我看来,本片之所以被各路影评人看好进而拿下不少大奖,主要原因有:导演是英国人(如果由印度人来拍,估计很难引起关注);题材极少见;情节简单但较新颖。本片吸引人的程度、社会意义远不如《通天塔》。

3.《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2008,美国)

土摩托老师对本片极为推崇,他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并预言本片至少会获得奥斯卡提名。而结果是,本片获得81届奥斯卡5项提名,很遗憾,并没有拿下一个奖。本片同样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焦点在于尼克松如何评价自己在水门事件中的行为。一位对政治类访谈并无经验的主持人,为了拥有纽约“Sardi`s”餐厅的一张餐桌(即进入上流社会),他雄心勃勃的计划采访尼克松,如果尼克松能在节目中为“水门事件”道歉,这才足够吸引观众,从而拉到广告赞助以及扬名立万。在本片的结尾,毫无悬念,尼克松道歉了,他说:我犯了错误,非常严重的错误……对所有那些错误,我感到深深的后悔……我让美国人民失望了,我让我的朋友们失望了,我让这个国家失望了,还有最糟糕的,我让我的政府失望了。

据说,每一个学新闻的人(没有“几乎”,没有“也许”)都知道水门事件。而本片中,那位风流倜傥的节目主持人,Frost,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在我看来有很大的偶然性。首先,采访尼克松之前,他在政坛及新闻行业的影响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尽管粉丝很多),这个采访应该是被CNN或ABC来接手才对,很奇怪为什么CNN不肯出钱请尼克松;其次,Frost的政治访谈水平实在太差,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他缺乏长久的政治类节目锻炼,他竟然公开去电影院试图以此来放松尼克松的警惕,这实在太侮辱尼克松团队的智商了,还有,Frost团队中有位伙伴掌握一条重要线索需要去图书馆查资料,Frost竟然不批准,理由是时间太长了,我们需要你,幸好后来Frost意识到该资料的重要性然后亲自去查找,如果这个访谈交给CNN的人来做,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以及经验十足的政治新闻从业人员(长期搭档而非Frost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宣传造势时也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吸引更多观众以便把广告卖出好价钱;最后,Frost在采访的前三节是完败给尼克松的,最后一节的前一天晚上,喝得微醉的尼克松给Frost打来电话拉家常,暗中主动暴露自己的底牌,使得Frost能在第四节中顺势击败他。如果成功的决定因素是运气,那这个成功案例就没有多大借鉴意义了。

4.《鹰眼》(Eagle Eye,2008,美国)

这是部很普通的好莱坞商业片,它能让你快速进入电影情节中,然后打发2个小时。这个电影,或者说这类电影,无论是拍摄还是剧本以及演员,都透露出成熟的味道,有点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一个都精致无比,放到一起却又显不出任何个性。就电影本身来说,它讲的是人工智能的可怕,讲得还算成功。当人类过度依赖于电脑(这在现实世界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人工智能权限越来越高时,他们是否是可控的?有人说,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根本管不住机器人,因为无论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三定律”,甚至推翻它。悲观的看,既然没有任何定律可以规范机器人的行为,那当有一天机器人掌握的资源和权限足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我们该怎么办?卢梭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问题是,人民能够和政府抗衡吗,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政府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兵源及武器,民众凭什么与政府作对?

5.《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8,美国)

《机器人总动员》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它获得此奖项的原因,我认为是对手太弱,另外两部提名动画片《闪电狗》和《功夫熊猫》根本不是和《机器人总动员》一个档次的。本片适合一个人安静的看,而且老少皆宜。

6.《七磅》(Seven Pounds,2008,美国)黑人是不是很有上进心?记得我上初中时媒体上还经常强调黑人在美国遭到歧视,而现在奥巴马老师(严格说来他并非纯种黑人)成为了美国总统,威尔史密斯老师成为票房神话。我看的第一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是《当幸福来敲门》,然后看了他的《全民情敌》《全民公敌》《机械公敌》《飙风战警》《全民超人汉考克》《我是传奇》《坏小子》等。在本片中,由于剧本的原因,威尔史密斯表现并不突出,换个人来演完全没问题,而且前半段冗长无比,使得我数次按下空格键使暴风影音暂停。《七磅》适合多人同时观看,最好是两个人一起看,看过之后会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看过之后会让我们明白帮助身边每一个人的意义。

7.《澳洲乱世情》(Australia,2008,美国/澳大利亚)昨天看奥斯卡的新闻才知道妮可基德曼是汤姆克鲁斯的前妻,这太神奇了。之前看过妮可基德曼两部电影,一是《小岛惊魂》,二是《黄金罗盘》。《黄》是部垃圾片,《小》很不错,无论是剧本还是演技。妮可基德曼是一位看起来很舒服的女人,这个特点成为了《澳洲乱世情》唯一的卖点——对我来说。上次在UME看《疯狂的赛车》时就看到本片的宣传海报,上面竟然说本片是“澳洲版乱世佳人”,这样说本身就低了一个档次。下到电脑上看虽然效果差了很多,但是冗长的剧情还是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又是无数次的按空格键暂停。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乱”——这不得不佩服片名的中文翻译真是恰如其分,为什么说乱呢,从开始到结尾,一个又一个连接起来的场景,你以为会有用,其实对剧情毫无用处。而女主角踏上澳洲后不断面对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种幼稚的安排使得本片像闯关游戏——坏人不断制造麻烦,好人依靠自己及朋友的帮助战胜坏人,最后,男女主角必然要相爱。

8.《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美国)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冲奥失利,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龙兄对本片十分推崇,我记得有段时间他的QQ签名就是“有哪位同学知道类似《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片子,请猛烈推荐之”。我看过之后,总体印象是一般。题材很新颖,是我从来没看到过的类型,一个人倒着长,生下来垂老无比,浑身老年病,结果慢慢变年轻,最后死的时候小的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我认为,本片的失败之处在于,除开“倒着长”这神奇的事情外,其余故事情节实在太普通。推崇它的人认为本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比如爱,比如生死。而我认为它虽然想表达很多东西,但力度太小,看过之后除了惊讶人为什么会越活越年轻外,没有任何感想。

(完)

每个少年都有一位心爱的AV女星

每个少年都有一位心爱的AV女星

日本AV女星:天宫真奈美

17号,学校电影院公映冯小刚和葛大爷的年度贺岁片《非诚勿扰》,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北海道的漂亮风景,其二是葛大爷发明的“分歧终端机”,这个机器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剪刀石头布时出手快慢和作弊的问题。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发明”居然卖了200万英镑。

后来查到资料,“分歧终端机”的创意来自于香港导演彭浩翔的电影《A.V》(内地引进名字:《青春梦工厂》)。看了下彭导那部电影的简介,我相信应该是一部有趣的片子。豆瓣上的介绍如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