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给大家推荐歌曲了,根据前面几次推荐的反应,还是有朋友与我口味相合的。那我就继续这项活动吧。

这次推荐的是陈珊妮老师的《离别曲》,作词陈珊妮,作曲肖邦,编曲罗恩妮。没错,这首歌的曲子是根据肖邦(Chopin)老师的《离别曲》(Etude,Op.10,NO.3)改编的,改编后更符合流行音乐的风格。《离别曲》收录在陈珊妮2008年发行的专辑《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陈老师凭借这张专辑获得2009年第20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歌手”奖。在演唱方面,陈珊妮还请来了当红偶像团体S.H.E中的成员Hebe(田馥甄)唱这首歌的高音部分。个人认为陈老师选人是很有眼光的,除了这首外,《双陈记》(陈珊妮/陈怡文)、《悄悄话》(陈珊妮/江美琪)等合唱歌曲都表现得让人欢喜不已。

我对这首歌的特殊感情在于:09年上半年我常常独自一人骑着车走在省道或国道上,进入5月份后天气十分炎热,当时耳朵里塞着MP3的耳机,反复放着《离别曲》。头顶着烈日,突然听到那句“不过就是七月底的阳光灿烂,夏天偷偷刺了一道吻痕在肩膀”时双脚就更加有力的蹬着踏板,似乎给了我力量。当然,我这属于自我鼓劲型,陈老师歌里表达的感情和我骑车完全是不相干的。

一般来说,流行歌曲寿命都不长,听腻了就再也不会听,但陈珊妮老师这首《离别曲》我却一直听到现在都不觉得腻,说不出什么原因,只认为不分享不足以平民愤。说到这里,我再提一下“现在的流行歌手”,我基本上不会听时下电台或电视推荐的流行歌曲,特别是大陆的,及其不靠谱,他们甚至谈不上在唱歌,只是利用这个途径赚钱,曲子从外国抄,歌词胡编乱造,只会挖空心思扮可爱。而陈珊妮老师是小部分在认真做音乐的人之一。

至于为什么陈珊妮老师会选Hebe来唱这首歌的高音部分,下面摘录一篇陈老师的部落格日志,大致可以说明:(原文点击此处

Hebe 我 和肖邦的离别曲 陈珊妮@Oct 17 Fri 2008 23:22

翻唱萧邦的离别曲  对于我甚至是研习古典音乐的编曲罗恩妮来说  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压力

写歌词花了非常多的时间  想把萧邦  离别等关键字好好的写进一首歌  已经很有难度  后来想到以流行歌曲来表达时间记忆这样的概念  就好像在我青少年时期的小虎队  有些人美好中学时代的S.H.E

终于我写好了这首哀悼逝去青春的离别曲  尽可能的让它平静美丽

青春美丽的印记  会像流行音乐一样  消逝却又再浮现  终于我们会变成忧伤世故的大人  在这首歌里面我当然扮演了这世故的角色  但是在曲子当中最难的高音部份   延续到副歌时空跳跃的情境  我一直希望能够找一个有着真正青春的气质和嗓音的歌手来演唱它

Hebe是我唯一考虑的人选  因为她够青春  也够聪颖  能够领会这其中的一点小意思  当然因为她演唱的部份音高很高也很有难度  而她是可以从容驾驭的

Hebe唱的很快  很轻易的进入整首歌的气氛当中  其实合作之后我们还是不太熟  但是很感谢Hebe的献声    因为有她的加入  让这首歌有了类似岩井俊二电影里的逆光

看到她录制VCR说像我们这样的偶像歌手这类字眼的时候我笑了

明明我都唱了  萧邦最恨

她还接了  流行的歌

好吧,不多说了,听听陈珊妮的《离别曲》吧。附送歌词如下:
离别曲
曲: Chopin(Etude,Op.10,NO.3)
词: 陈珊妮
唱:陈珊妮/Hebe

最美的时光 听摇滚乐
你的脸紧紧贴着我心脏
不慌不忙 青春的低频将延续播放
越叛逆 越显感伤
你送了花 粉红的花
我的笑声无邪得不像话
再坏的伤 不过就是七月底的阳光灿烂
夏天偷偷刺了一道吻痕在肩膀
那么多爱 那么多幸福 那样的感觉
变成一般 流行的歌

最美的时光 跳舞音乐
震动爱人不安份的心脏
清秀长发 年轻越摇摆越无限延长
不思议 如此闪亮
我卸了妆 粉红的妆
曾经是害羞情侣的模样
再坏的伤 不过就是你和我最好的照片
时间偏偏故意弄脏你我的脸庞
那么多爱 那么多幸福 那样的感觉
变成一般 轻浮哼唱
萧邦最恨 流行的歌

1957年版的《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电影,没有之一。在imdb上,它的得分高达8.9分。作为一部黑白影片,它没有华丽的道具,没有宏大的场面,更没有炫目的特效。从形式上看,它只是记录了一次陪审团对刑事案件的辩论过程。唯一能印在电影海报上作为吸引观众手段的的恐怕只有主演亨利·方达(Henry Fonda),因为方达是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图:美国版《十二怒汉》1957

影片涉及到陪审团制度,解释如下:

陪审团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实或被告是否有罪(视乎各地法律而定)的团体,多见于英美法系国家。目前于司法制度中采用陪审团制度的有美国、英国和香港等,日本于2009年起也加入此制度。陪审团根据人数多少,可以被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来源:维基百科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在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的坚持之下,其余11名陪审员由刚开始的一致认为被告有罪,进而展开激烈辩论,最终12人裁定被告无罪。

被告是一名18岁的少年,他被指控杀害他的父亲,检方的证据和证人包括:凶案现场的匕首、楼下的老人声称听到被告大喊“我要杀了你”并且看到被告从下楼梯离开、对街的女人从窗户往外看到被告将匕首插到被害人的胸口。对被告不利的记录还包括:他出生于贫民窟,10岁时进过少年法庭,15岁时进过感化院,曾因抢劫被捕,因持刀械斗被捕两次,被告的不在场证明——“案发时在电影院”——显得毫无证明力,因为他一点也记不起电影的名字和内容。对被告有利的证据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陪审团11票认为他有罪也在情理之中,但亨利方达认为,“十一个人都认为他有罪,我真的很难举起手……这个判决攸关一条人命,假设我们错了呢?”基于这种想法,方达要求其他成员花点时间认真讨论此案——这些人想草草结束案件以便回家看球赛或者约会。

检方的证人和证据看似确凿无疑,其实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全都是间接证据,也即是说,能证明被告杀人的直接证据,一个也没有。方达正是从这一点入手,挨个击破。首先,有陪审员提出凶刀是一把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被告的匕首,方达反驳说,也许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陪审员都说,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卖刀的人也这样说。方达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匕首插在桌上,震惊了在场所有陪审员:方达的匕首与凶器一模一样。其次,两位证人的证据互相矛盾:楼下的老人“听到”案发时被告的叫声及下楼的声音,与此同时,对街的女人透过经过的电车最后两节车厢看到被告行凶,方达认为如果对街女人的说法成立的话,电车的噪音会掩盖被告行凶的声音,从而使楼下老人根本听不到被告的叫声!方达提出的第三个合理怀疑是:楼下老人声称在听到被告大喊“我要杀了你”之后15秒内由卧室走到门口,目睹被告跑下楼离开这是在撒谎,理由是,老人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走到门口,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方达根据该栋楼房的设计图模拟出现场环境,然后按照老人的步速走了一次,时间是:41秒!方达的表现感染了在场不少陪审员,赞成被告无罪的票数越来越多,陪审员们开始思索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怀疑。比方说,一位陪审员对死者的致命伤成因很怀疑,因为伤口的角度朝下,而被告身高比死者矮很多(相差七寸),没有玩过这种折叠式匕首的人凭感觉认为即使身高很矮,也可以由上往下刺,但其中一位有经验的陪审员指出,善于使用折叠式匕首的人为了提高打开速度以及增加刺伤力度,一定是会从斜下方往上刺的。作为一名“问题少年”,被告绝对不会用错误的方法杀人,这种伤口显示出凶手只能是一个毫无经验的生手。另外,对于对街女人的证词,方达认为:由于该证人是近视眼,案发时她在睡觉,没人会在睡觉时戴上眼镜,证人说案发时她刚好往窗外看,但她根本没有时间戴上眼镜,所以她不可能辨别出凶手和被告是不是同一人。

通过上面的情节分析,可以看出,检方提交给法庭的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竟是如此的经不起推敲。在刑事诉讼中,检方应负有罪的举证责任,被告负有无罪或罪轻的举证责任,换言之,如果检方出示的证据存在合理怀疑,那么,它是不能用来定罪量刑的!在本案中,辩方竟然没有把这一点提出来,而且法庭也接受了检方如此荒唐的证据。如果陪审团也敷衍了事,草草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那么,一件冤案恐怕就此产生了。这也从反面说明,陪审团的存在减少了冤案的数量。由于陪审团成员是随机产生的,并且不能包含特殊身份的人(如律师),他们不能就法律问题进行讨论,而只针对案件事实提出合理怀疑,这实际上是加大了对检方举证举证责任的压力,使其无法随意定罪,而且减轻了辩方压力。可以说,陪审团的作用是补充辩方能力的不足,检方作为国家机器,其力量过于强大,单靠辩方不足以抗衡。因此,陪审团的职责主要是寻找检方的漏洞,从而作出被告无罪或罪轻的判断。比如在俄罗斯,陪审团宣告无罪的案件就高达20%(来源)。

反观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基本上陪审员是只陪不审,坐在法庭上跟个菩萨似的,即便是个别陪审员积极参与庭审,但其意见往往不被重视,形同虚设。而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下,法官必须根据陪审团所认定的结果参酌法律作出判决,除非陪审团的结论不合常理或者违反法律规定。

2007年,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重拍了《十二怒汉》,这是对五十年前的美版《十二怒汉》的致敬,有评论说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57年的原作,但我并不赞同。俄版为彩色片,增加了不少元素以充实内容,为了使影片更具本土色彩,将被告设定为车臣后代,而死者是俄罗斯军官,为被告的养父,这就使被告杀人的动机大为增加。另外,俄版在情节设置上还大量描述被告的个人生活,同样是试图增加杀人动机,从而使陪审团刚开始认定其有罪“合理化”。个人认为这些情节都削弱了影片本身的魅力,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相对而言,57年的美版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场景与情节,整部影片的焦点集中于辩论被告有罪的证据是否存在合理怀疑。

图:俄罗斯版《十二怒汉》 2007

俄罗斯的陪审团制度最早建立于1864年的司法改革,时为沙俄政府效法英国模式建立。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人民陪审员制度取代了陪审团制度。1993年,陪审制重新恢复实行(来源)。而我国现在实行的仍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当然,有消息说,2002年俄罗斯全境恢复陪审团制度并非官方和民间的衷心认同(事实上检方对此极不欢迎),而是俄罗斯政府为了营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以及获得西方国家支持,这才是主因。另外,俄罗斯的陪审团极具“俄国特色”,与美国陪审团不同的是,俄罗斯陪审团做出的无罪判决,法律规定允许检察院对此提出抗诉,从而使案件进入二审、三审,在上述审理中,法官可以推翻陪审团的无罪判决,这使得陪审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美国,检方无权对陪审团的无罪判决提出抗诉。

陪审团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国家引进陪审制后又废除(如印度、马来西亚),原因主要集中在:陪审团容易做出情绪化结论、易受舆论左右、易被恐吓从而不敢发表真实意见、易被利诱而成为政府代言人等等。特别是“易受舆论左右”这一点,在我国有很好的体现,如许霆恶意取款案,连法官都会被舆论左右,如果有陪审团,能不受影响吗?舆论定罪,是对司法独立的极大践踏。

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的历史教师Ron Jones主持了一项著名实验: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法西斯主义,他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个微型纳粹帝国,很快,事态发展到几乎不可控——短短五天便建立起让学生们深陷其中的独裁势力。(详情点击这里

2008年,德国导演Dennis Gansel根据上述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Die Welle》(中译名:浪潮),这部电影会让人看得毛骨悚然。试想,阳光明媚的欧洲、现代化的摩天建筑、热衷于电脑游戏或情色读物的青少年们,纳粹能在这种环境酝酿吗?事实或许比电影残酷得多。
类似的还有,发生在1971年的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试验进行中,看守出现了虐待狂倾向,囚犯受到情感创伤。最后,实验被迫提前中断。(详情参见维基百科,英文版链接中文版链接

根据斯坦福监狱实验,德国导演 奥利弗·霍尔斯伯哥(Oliver Hirschbiegel)于2001年拍成电影《Das Experiment》(中译名:实验监狱),本片几乎不带任何明显的说教,如纪录片一般用简单的镜头记录这次实验,人性的阴暗面跃然于画面之上。本片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强烈的真实感,在观看过程中甚至会让人试着想象复制这项实验的可能性,一个不受制约的职位,或者一种得不到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独裁及腐败。在影片的最后,扮演“犯人”的志愿者们终于击败了看守,真正的警察介入,实验结束。有的人死了,却不是死于这次实验,而是死于人性的缺陷。

倍受全球关注的奥斯卡金像奖已经举办到了81届,闾丘露薇老师说“只不过五千八百多名有权投票的人所代表的口味而已”。奥斯卡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其投票会员有五千八百多名(2003年数据:5816),这五千八百多人的确没法代表全球如此多的观众口味,因此在我看来,奥斯卡评出的结果只能作为一个价值并不大的参考源而已。事实上,面对全球如此多的观众、每年上映的如此多的电影,要评出个优劣,基本上也不太可能。看电影,自己喜欢就好。

下面就我最近看的外语片分别作简单的评论。

1.《浪潮》(Die Welle,2008,德国)

 

据介绍说,本片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因为有真实背景,所以看起来更加震撼。纳粹势力和独裁政权是否能在现代社会重新抬头,尤其是在高度民主化的欧洲大陆,民主是不是真的那么牢不可破?本片很好的回答了上述问题。当个体力量过于分散且相互牵制时,“集体”的优越性就十分显眼的表现出来。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自然而然为壮大这个集体贡献了自我,整齐划一的制服及手势则在形式上让集体更加强大,面对非集体成员时,集体中的个体往往急于展现集体的力量而有意排斥、欺压非集体成员,这样,迫使越来越多的非集体成员转变为集体成员,从而进一步充实壮大集体。这个集体力量的膨胀是十分可怕的,在本片中,“浪潮”集体成员疯狂的在城市中四处涂鸦,喷上组织的LOGO,甚至拿出枪威胁小混混……这样发展下去,一个纳粹组织就迅速的成长起来。如果某个组织宣称“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那么,我认为,这个组织是有问题的,如果个体利益得不到优先保障,而让集体利益首先得到保证,这样的恶果只能是:集体中处于顶端的极少数人攫取巨大利益,并让集体发展为独裁势力。

2.《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8,英国)

这部电影是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一举拿下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在内的8项大奖。单从电影本身来看,我认为它被夸大了。它的故事很简单:参加答题赢大奖节目的印度青年在冲刺最后一道题时被警方带走,警方怀疑该青年作弊,在警方的拷问下,青年慢慢回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令人惊讶的是,节目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是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所以才能准确无误的答出来。这是主线。主线之外,还有男女主角的感情戏,以及印度的风土人情等。在我看来,本片之所以被各路影评人看好进而拿下不少大奖,主要原因有:导演是英国人(如果由印度人来拍,估计很难引起关注);题材极少见;情节简单但较新颖。本片吸引人的程度、社会意义远不如《通天塔》。

3.《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2008,美国)

土摩托老师对本片极为推崇,他强烈推荐大家去看,并预言本片至少会获得奥斯卡提名。而结果是,本片获得81届奥斯卡5项提名,很遗憾,并没有拿下一个奖。本片同样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焦点在于尼克松如何评价自己在水门事件中的行为。一位对政治类访谈并无经验的主持人,为了拥有纽约“Sardi`s”餐厅的一张餐桌(即进入上流社会),他雄心勃勃的计划采访尼克松,如果尼克松能在节目中为“水门事件”道歉,这才足够吸引观众,从而拉到广告赞助以及扬名立万。在本片的结尾,毫无悬念,尼克松道歉了,他说:我犯了错误,非常严重的错误……对所有那些错误,我感到深深的后悔……我让美国人民失望了,我让我的朋友们失望了,我让这个国家失望了,还有最糟糕的,我让我的政府失望了。

据说,每一个学新闻的人(没有“几乎”,没有“也许”)都知道水门事件。而本片中,那位风流倜傥的节目主持人,Frost,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在我看来有很大的偶然性。首先,采访尼克松之前,他在政坛及新闻行业的影响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尽管粉丝很多),这个采访应该是被CNN或ABC来接手才对,很奇怪为什么CNN不肯出钱请尼克松;其次,Frost的政治访谈水平实在太差,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他缺乏长久的政治类节目锻炼,他竟然公开去电影院试图以此来放松尼克松的警惕,这实在太侮辱尼克松团队的智商了,还有,Frost团队中有位伙伴掌握一条重要线索需要去图书馆查资料,Frost竟然不批准,理由是时间太长了,我们需要你,幸好后来Frost意识到该资料的重要性然后亲自去查找,如果这个访谈交给CNN的人来做,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以及经验十足的政治新闻从业人员(长期搭档而非Frost临时组建的团队),在宣传造势时也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吸引更多观众以便把广告卖出好价钱;最后,Frost在采访的前三节是完败给尼克松的,最后一节的前一天晚上,喝得微醉的尼克松给Frost打来电话拉家常,暗中主动暴露自己的底牌,使得Frost能在第四节中顺势击败他。如果成功的决定因素是运气,那这个成功案例就没有多大借鉴意义了。

4.《鹰眼》(Eagle Eye,2008,美国)

这是部很普通的好莱坞商业片,它能让你快速进入电影情节中,然后打发2个小时。这个电影,或者说这类电影,无论是拍摄还是剧本以及演员,都透露出成熟的味道,有点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一个都精致无比,放到一起却又显不出任何个性。就电影本身来说,它讲的是人工智能的可怕,讲得还算成功。当人类过度依赖于电脑(这在现实世界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人工智能权限越来越高时,他们是否是可控的?有人说,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根本管不住机器人,因为无论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三定律”,甚至推翻它。悲观的看,既然没有任何定律可以规范机器人的行为,那当有一天机器人掌握的资源和权限足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我们该怎么办?卢梭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问题是,人民能够和政府抗衡吗,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政府掌握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兵源及武器,民众凭什么与政府作对?

5.《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8,美国)

《机器人总动员》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它获得此奖项的原因,我认为是对手太弱,另外两部提名动画片《闪电狗》和《功夫熊猫》根本不是和《机器人总动员》一个档次的。本片适合一个人安静的看,而且老少皆宜。

6.《七磅》(Seven Pounds,2008,美国)黑人是不是很有上进心?记得我上初中时媒体上还经常强调黑人在美国遭到歧视,而现在奥巴马老师(严格说来他并非纯种黑人)成为了美国总统,威尔史密斯老师成为票房神话。我看的第一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是《当幸福来敲门》,然后看了他的《全民情敌》《全民公敌》《机械公敌》《飙风战警》《全民超人汉考克》《我是传奇》《坏小子》等。在本片中,由于剧本的原因,威尔史密斯表现并不突出,换个人来演完全没问题,而且前半段冗长无比,使得我数次按下空格键使暴风影音暂停。《七磅》适合多人同时观看,最好是两个人一起看,看过之后会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看过之后会让我们明白帮助身边每一个人的意义。

7.《澳洲乱世情》(Australia,2008,美国/澳大利亚)昨天看奥斯卡的新闻才知道妮可基德曼是汤姆克鲁斯的前妻,这太神奇了。之前看过妮可基德曼两部电影,一是《小岛惊魂》,二是《黄金罗盘》。《黄》是部垃圾片,《小》很不错,无论是剧本还是演技。妮可基德曼是一位看起来很舒服的女人,这个特点成为了《澳洲乱世情》唯一的卖点——对我来说。上次在UME看《疯狂的赛车》时就看到本片的宣传海报,上面竟然说本片是“澳洲版乱世佳人”,这样说本身就低了一个档次。下到电脑上看虽然效果差了很多,但是冗长的剧情还是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又是无数次的按空格键暂停。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乱”——这不得不佩服片名的中文翻译真是恰如其分,为什么说乱呢,从开始到结尾,一个又一个连接起来的场景,你以为会有用,其实对剧情毫无用处。而女主角踏上澳洲后不断面对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种幼稚的安排使得本片像闯关游戏——坏人不断制造麻烦,好人依靠自己及朋友的帮助战胜坏人,最后,男女主角必然要相爱。

8.《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美国)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冲奥失利,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龙兄对本片十分推崇,我记得有段时间他的QQ签名就是“有哪位同学知道类似《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片子,请猛烈推荐之”。我看过之后,总体印象是一般。题材很新颖,是我从来没看到过的类型,一个人倒着长,生下来垂老无比,浑身老年病,结果慢慢变年轻,最后死的时候小的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我认为,本片的失败之处在于,除开“倒着长”这神奇的事情外,其余故事情节实在太普通。推崇它的人认为本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比如爱,比如生死。而我认为它虽然想表达很多东西,但力度太小,看过之后除了惊讶人为什么会越活越年轻外,没有任何感想。

(完)

不多说,陈绮贞老师的歌纯粹推荐,《太阳》将于2009年1月22日发行,现在能听到的是电台首播版,歌词如下: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复活
我坐在夕阳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叶子 让它代替我
观察离开后的变化
    
曾经 狂奔 舞蹈 贪婪的说话
随着冷淡试戴浮华
带不走的 丢不掉的 让大雨侵蚀吧
让他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别让我飞 将我温柔豢养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复活
我坐在夕阳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叶子 让它代替我
观察离开后的变化
    
曾经 狂奔 舞蹈 贪婪的说话
随着冷淡试戴浮华
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让他捧着我在手掌 自由自在挥洒
如果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
原谅我飞 曾经眷恋太阳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让它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如果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
我会疯狂的爱上
    
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让他捧着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挥洒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别让我飞 将我温柔豢养
原谅我飞 曾经眷恋太阳
原谅我飞 曾经眷恋太阳

没找到LRC歌词,我自己做了一个LRC,联合MP3歌曲打包上传,提供两种下载方式:

Rayfile |LiveShare [6.56M]

每个少年都有一位心爱的AV女星

每个少年都有一位心爱的AV女星

日本AV女星:天宫真奈美

17号,学校电影院公映冯小刚和葛大爷的年度贺岁片《非诚勿扰》,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北海道的漂亮风景,其二是葛大爷发明的“分歧终端机”,这个机器的主要用途是解决剪刀石头布时出手快慢和作弊的问题。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发明”居然卖了200万英镑。

后来查到资料,“分歧终端机”的创意来自于香港导演彭浩翔的电影《A.V》(内地引进名字:《青春梦工厂》)。看了下彭导那部电影的简介,我相信应该是一部有趣的片子。豆瓣上的介绍如下:

继续阅读

推荐:冯曦妤——《避风港》

又到了伪医生律师给大家推荐歌曲的时间,尽管发发师兄和Jason同学对我的品味表示过怀疑,这无法阻挡我将我认为好听的歌推荐给大家。

今天试用Google的音乐搜索时发现它链接到了巨鲸音乐网,在巨鲸首页看到一首叫做《避风港》的歌,歌手冯曦妤。上次在一篇日志中推荐过冯翠桦老师哼唱的《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Overwhelming同学在后面留言说冯翠桦曾用名冯曦妤,这次终于看到冯曦妤老师新作品了,于是点进去试听。《避风港》是陈光荣老师作曲,冯曦妤老师填词,还有个粤语版名字叫《幸运儿》。熟悉香港乐坛的同学肯定知道陈光荣老师是个牛逼的人物,冯曦妤就曾担任陈光荣录音室的工作人员,主要做和音。

《避风港》词如下:

继续阅读

美剧迷失(LOST)第五季即将回归

这里看到,无数人关注的美剧迷失(LOST)第五季将于北京时间2009年1月22日回归。另外还有个好消息是,24小时里面的女主角米歇尔将加入到迷失新一季中,出演4集的内容。

明年,我大概就只看迷失第五季和越狱第四季剩下的剧集了。其他的美剧,等有时间再说了。和迷失相关的日志

·Sayid:你应该记得心爱女人的坟墓有多深· 《迷失》(lost)第四季回归送一张高清晰剧照照片,单击图片查看大图

美剧迷失(LOST)第五季即将回归

图为迷失里扮演Sayid的Naveen Andrews和他的儿子,这个儿子是他读中学时和他的老师生的

陈华按:很多人误以为《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是陈绮贞唱的,包括我以前听的时候也这样认为。但是后来发现,这首只有两个字歌词(Da Len)的歌并非陈绮贞作品,只是风格有点像陈绮贞,声音跟陈绮贞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关于这首歌的真正作者,如下:

有一部小说叫《只能谈情不能说爱》,附带一张唱片。唱片中的音乐和小说的内容相互烘托,相互配合。小说中有四个故事,每个故事搭配了一首主题曲和几首插曲。其中一首主题曲是《守护天使》,作曲陈光荣,填词青介,演唱邓建泓。而其中一首插曲是把守护天使中的歌词都换成哼唱,歌名为《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演唱冯翠桦。而这首歌被放到网上后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把歌手写成了陈绮贞。后来就广泛传播开来。所以这首歌和陈绮贞没有关系。
  
  所以就有一个有歌词的《守护天使》和一首哼唱的《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可以肯定的是,这首歌最好的版本还是哼唱版的,也就是发行音乐小说时附带的唱片里面的版本,这个版本的作者比较靠谱的是冯翠桦,还有说是日本姑娘唱的,未考证。另外,还有三个有词版的,分别简评如下:继续阅读

艺术家陈医生的重庆演唱会

艺术家陈医生的重庆演唱会

今天晚上,香港著名艺术家陈医生(Eason)在重庆开演唱会。这场由6月推到11月的演唱会一直吸引着我,喜欢陈医生缘起6年前的冬天在一家混乱的网吧上通宵时整夜听《婚礼的祝福》,现在还能记起那时青涩的我跟着唱“我的请帖是你的喜帖,你要的一切如今都变成我的心碎”。

最近个人经济状况很不好,差点连每周的《南方周末》都买不起,加上母亲动手术住院,本打算不去看陈医生演唱会的。8点钟的时候,我叫上小胖老师,出去溜达一圈,希望在奥体买到黄牛党的低价票。我的上限是50。但是黄牛党们坚决不让步(除了内场票价跌得很厉害外),100的还是卖100。一直到8:30还是一样。一咬牙,买了张100的冲进去。

检票时被拦住,说此区已满。正在惊愕时,检票员说给你们换380的票。于是,又拿着380的票直奔另一个区。

陈医生的演唱会从8点唱到10点,终于说,最后一首歌。上次艾薇儿老师演唱会只唱了70分钟呢。不过话说回来,风格不一样,艾薇儿老师是唱朋克的,70钟High不停,而陈医生是唱通俗歌曲的,有声音大的歌有声音小的歌,中间还要换套拉风的衣服啥的。

事实上,演唱会从8点开到11点,唱了3个钟头,这也是本场演唱会的亮点。陈医生说:还想继续听歌吗,看你们的反应咯!于是,整个奥体中心欢声雷动,拥有这么多热情的歌迷支持,陈医生深受感动,连着加唱近一个钟头。

在这三个钟头的时间里,艺术家陈医生为我们奉献了《十年》《明年今日》《爱情转移》《富士山下》《兄妹》《爱是怀疑》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歌曲。

在回去的路上,小胖老师一直说太值了,比艾薇儿老师那场值多了。我还是那句话,值不值跟时间无关,况且他们风格不一样。PUNK音乐能唱完70分钟算得上很幸苦的体力活了,当然,陈医生今天表现非常好,虽然也很累,但还是坚持唱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