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昨天晚上闷热难安,辗转反侧直到12点左右才睡着。

睡梦中,一个远方的亲戚发来微信,问我高考成绩查到没有。还说如果没查到的话,他将回来亲自帮我查。

我紧张得汗如雨下,登陆上查分网站,首先看到的是屏幕右边的信息,300多分,心里一阵懊悔;接着看到左边屏幕,总分665分,兴奋得简直快要醒过来!

这么高的分,是不是除了北大清华都可以上啊?慢着,我的工作怎么办,难道要辞职了去上大学吗?家里人怎么办,还有究竟选哪所大学,要不要再谈一次恋爱……继续阅读

No.1

偶尔想哼几句老歌,刚唱没两句,女儿叫制止道:爸爸莫唱歌。

好吧,我闭嘴。

女儿提要求:两只老虎。

得令,接着改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

女儿:小白兔故事。

立马紧急刹车,转为讲故事模式:从前,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小白兔……继续阅读

按:在我家里的电脑上,有很多写给女儿的文档,用word保存着。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我会把所有信件交给女儿。这是第一封发在我博客的信。

宝贝女儿: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天,我就开始给你写信,因为我想记录你成长的重要时刻,这样就能避免长大以后你对儿时的经历一片空白的情况。

这次写信,想告诉你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你身边的两件大事。

继续阅读

带孩子很难,带一个“高需求宝宝”(High need baby)就更难了。从我女儿出生到现在一岁半,哭哭闹闹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但总的来说,女儿还是很听话很乖的,只不过很缺乏安全感,而且调皮,让我们全家人没少操心。

安抚奶嘴有毒吗?没有,但使用安抚奶嘴有成瘾迹象时,就应该抓紧戒掉了。

今天要说的就是我女儿戒掉安抚奶嘴的事。

事情前因还得追溯到2016年,女儿刚出生没多久,特别喜欢哭闹,要竖着抱,而且还要来回踱步抱,换尿不湿什么的会哭,饿了会哭,想要什么东西没给要哭,瞌睡来了哭,醒了也哭。我媳妇特别“机智”地买了个新安怡安抚奶嘴,拿来后我才发现这不是电影里经常看到的外国小孩儿喜欢叼的东西吗?老实说,还没看到身边有亲戚朋友用个的。但效果出奇的好,自从用有了安抚奶嘴,再不怕女儿哭,一哭就给奶嘴,马上就止哭,当时还特别天真的认为它是安全无任何副作用,事实证明我太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tive.

转眼女儿一岁,开始学走路、学说话,和我们也有更多交流了。通常在白天,是不会哭,也不需要奶嘴,但只要听到我们说“奶嘴”,她马上就要,不然大哭。我们不得不将其称呼为“1号”来避免这个问题。但是,每天晚上睡之前,她就嚷嚷着喊“奶嘴奶嘴”,不给就会哭,给了就能睡。问题是,含着奶嘴睡觉总是处于浅睡眠状态,奶嘴根本扯不下来,起码得2-3个小时后,才有机会扯掉。

到了一岁半,我和媳妇决定找机会彻底戒掉女儿使用安抚奶嘴的习惯。

头几次遇到极大困难,到了晚上,不给奶嘴,她说什么也不睡觉,换来的是嚎啕大哭、继续用奶嘴。 某一天晚上,拾掇完毕后,在被窝里给女儿讲故事,她照旧问“奶嘴奶嘴?”,我说,奶嘴被安安哥哥(我们小区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拿去了。然后赶紧岔开话题。后面又反复问了几次,我还是回答被安安哥哥拿去了,不知不觉,女儿竟然入睡了。

有了一次成功的开始,我和媳妇都倍加振奋,觉得希望就在眼前。家里面的奶嘴全部收拾后藏在柜子里。晚上睡觉时统一口径“奶嘴被安安哥哥拿去了”,刚开始几天会比较折腾一点,一个礼拜之后,再也没要奶嘴了。

是为记。

(一个发现:百度图片搜索安抚奶嘴,前三页基本上都是外国小朋友。)

海口

节后上班看到新闻里都在说大批自驾游旅客滞留在海口,等待轮渡过琼州海峡,高峰时期超过两万辆车、排队20公里、滞留旅客10万人,8天时间里,71万人从海口过海。(来源:新浪新闻

其实每年国庆、春节这两个长假都会出现景区爆满、高速拥堵的问题,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但奇怪的是,我搜了一圈,没发现国外有这个现象。这说明贵国的休假制度太具有特色,十几亿的人口,2个相对长一点的假期,上亿人口集中流动,这已经不是休假了,而是受罪。

年休假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聊胜于无。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工厂、宾馆饭店、个体户……不同行业的人对“年休假”这三个字理解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我所在的国企来说,除了极少数快退休的人能休年假,其余人是没有资格和机会休的,具体原因就不解释了,上司有一万种方法让你“开不了口”。

这几年来,我本人除了休婚假到泰国玩、2015年国庆到青岛玩、2016年11月到北京出差之外,好像就再没有离开过重庆,有些不甘心。今年夏天,女儿就要满2岁了,我跟媳妇商量请假去哪儿玩。想来想去都没个结果,顾虑安全问题、女儿的防晒问题、女儿长途奔波能否承受的问题、请假问题……

彩蛋:本文前面提到的“两万辆车、排队20公里、滞留旅客10万人”,给我的感觉像是大致推算出来的,估计记者写稿时问了交管部门大概多少车滞留,答曰:2万多吧。然后记者就算:平均每辆车1米长,满载5个人,乘以20000,那就是20公里、10万人。

春节临近,县城里的人和车都迅猛增加。作为一座户籍人口100多万的西部小县城,在外务工的人至少在30%以上。所以,到了年底,这30万“候鸟”基本上都会回乡过年,直接导致原本只有10来万常住人口的县城,增加到20万左右。

突然增加的人口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说:

停车难:原本规划就很不科学,老城区几乎无地下停车场和露天停车场,只有占道停车,新城区的停车场都建在小区内部的地下,外面的车嫌太远也不太会选择去停。为数不多的占道停车位用完后,很多车直接摆在了大街上。这几天出门宁可走路,也不敢开车,因为开出去压根没法停。一些严管路段虽有违停抓拍,但仍挡不住前赴后继的车子。

公共场所烟雾缭绕:我对外出务工群体并没有偏见,但是,明显能感觉到近段时间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抽烟的情况多起来了,电梯里、商场门口、广场上,到处都是烟民。特别是在电梯抽烟的真是烦人,有些脾气大的,你提醒他灭烟,丫还给你怼回来。

社会治安问题:上个礼拜,城内某网吧一学生和社会青年发生冲突,被刺身亡。去年这个时候,一公职人员在滨江路与社会人士发生冲突,引发多人斗殴。注意,前面说的社会青年和社会人士都是年底才从外面回来的人。

今天看了篇微信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完后五味杂陈,简单说几点感受。

1、医保并不能保全部,遇到特病、大病,还得有靠谱的商业保险作补充,问题是国内保险行业太乱,条款复杂,处处充满陷阱,理赔是坑;

2、重病患者在生命最后一段时期,往往也是受罪最多、花钱最多的时候,很多家庭就在抢救病人的那段时间里掏空家底,因病致贫,选择理智放手,或许对家庭更好;

3、注重微小苗头,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运转正常的时候都不会有异样,而当你感觉有什么不舒服时,就得引起重视了,特别是像文章中提到的“感冒”,这是一种既常见的疾病,也是很容易转为肺炎、呼吸衰竭、心脏病等重症,同时,一些其他疾病比如艾滋病、白血病之类的有时也会表现出“感冒”症状,让人掉以轻心,导致贻误真正病情诊断。

4、多结交朋友,特别是医生和律师,关键时刻能救命的。

最后,祝各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小时候看电视,不管是琼瑶戏还是武侠剧,总有狗血的乱点鸳鸯谱情节——两个并不相爱的人要被迫在一起。这个时候,总会有一副过来人模样的人在旁边说“感情都是可以培养的嘛”。

虽然传统文化中也有“日久生情”这个成语来佐证上面的感情培养观点,但我对此不太认同,直到这个礼拜,我确信,感情确实是可以培养的。

话还得从头说起。到了年底,我和媳妇的工作都变得异常繁忙,特别是媳妇,被单位派到主城区车站码头搞户外营销,时间是一个礼拜,这样,照顾女儿的重担就落在我身上了。我女儿一岁半,她属于刚见面觉得十分可爱,接触一会儿就很烦人的那种小孩,脾气特别大,性子特别急,想要的东西没拿到手的话,就会大吼大叫,让人抓狂,根本不像个一岁半的姑娘。晚上睡觉就更折磨人了,这么大了,还得叼着安抚奶嘴才能入睡,一晚上要挪动无数次睡姿并且变换位置,夜间常醒来找妈妈或者大哭。症状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自有小孩儿以来,我很少能睡个安稳觉。

在我们家,我女儿最粘的是她爷爷奶奶,因为天天带她,其次是她妈妈,晚上睡觉只要妈妈,最后才是我。

媳妇出差第一天,下班后回家一切正常。到了睡觉时间,照例给她安抚奶嘴,然后就一直找妈妈。好不容易哄睡着了,凌晨3点醒来,大哭。估计是发现妈妈不在身边,而且我睡得太死,后知后觉,没来得及轻拍她。折腾到5点钟才又睡了。

第二天回家,她似乎已经习惯妈妈“仍在上班”这件事,跟我关系要亲密一些了,果不然,晚上安抚入睡后,一夜无事。

第三天,甚至能在早上醒来后,直接呼喊“爸爸、爸爸”,而不是以前的“妈妈”,这让我十分感动,抱着她亲了又亲。这说明我们父女俩感情已经升温了呀同志们!

最后说点题外话。看着女儿一天一天长大,心里还是百感交集的。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我赞同,当然并不是说现在有了女儿,才知道小时候父母喂养自己多么不容易,因为我小的时候,父母可没怎么管我,也是扔给我爷爷奶奶在带。我赞同的原因是:父母现在帮我带小孩,太辛苦了,这份恩情太重了!要让我自己带小孩的话,一是太累,二是我估计没那么耐心。

物业管理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小县城相比,最大的差别并不是财富,而是社会秩序。就如同贵国的民主法治水平与世界主流国家的差距一样。

这两天发生在我居住小区的事,就完全是一次生动形象的流氓狂欢夜活动。

我们小区,已建并交房的大约有50多栋,保守估计常年在家居住的有8000多人。地块的边缘还在抓紧继续建新房,是我们县城第二大的小区。这几年来,一直没能收取停车费,不光是停车费,就是物管费也很难收到,起码有50%的人选择不交。

眼瞅着修好的地下车库没人买,开发商也很着急。每年都试图正式收取停车费,每年都被业主也闹下去了。今年1月初,开发商、物管公司(就是开发商的全资子公司)又开始造势,要对小区停车进行规范,有车位的收取50/月的管理费,无车位的收取300/月左右的停车费,从1月15日起执行。消息一出来,业主QQ群、微信群都炸裂了,纷纷表示绝对不会交钱,要和物管死扛到底什么的。

昨天早上,我还没睡醒,就被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给闹醒了。探出头一看,果不然,小区大门口堵成一团糟,小车不交费,物管不放行,各种争吵声不绝于耳,还好我上班不用开车,不然就误事了。
下午下班回家,事态升级了,围观业主越来越多,车子还是堵成长龙,还不断有业主骑着摩托车来堵着大门口,派出所也出动了七八个民警。持续到深夜,看到微信群里有业主说,物管妥协了,暂不收费,择日研究后再出方案。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其实也不复杂,而我的看法是:开发商、物管、大部分业主,都是流氓,15日晚上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群流氓的狂欢。

首先说开发商和物管。前面说过,这两者属于老子和儿子的关系,后文统一以“开发商”代称。那么,开发商有多流氓呢?它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游走在法律、规则和道德的边缘不能自拔。在小区管理上,竭尽全力省成本,雇佣的物管员都是年龄很大的老人,且基本上不作为,一到晚上就看不到巡逻人,也打不通什么值班电话,乱停乱放的车辆、乱充电的摩托车等完全无人管理,大门门禁和每栋楼的门禁压根没用,反映问题基本上没人回应,一副高高在上的政府部门作风;在小区公共事务和财务管理方面,也缺乏透明度,一些外来机构进驻小区,不经业主同意就批准,一些商户偷用公共电力无人干涉,电梯、户外广告收入归入何种帐户无人说明,物管费标准全县最高(每平方米1.2元)。总而言之,开发商维持的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管理状态,而不是怎么更好服务业主。

大部分业主也是流氓。他们没有付费购买服务的意识,很多人甚至理直气壮的说,我自己买的房子,你凭什么收费?甚至单纯的认为,地下车库属于业主共有(在网上找判例说南京法院判了,车库是业主的云云),开发商不能收费;也没有契约意识,在接房时都自愿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对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都没有异议,但真正要收费的时候,却说不应该收;缺乏教养,一遇事就采取极端手段应付,不顾小区内老人孩子休息,不管其他人正常出行需求,大声鸣笛、堵路,平常在电梯里抽烟、乱拉电线充电、摩托车堆放在大厅等这些就不多说了。

非常讽刺的是,我们隔壁小区,也就是我们县最大的一个小区,管理秩序和我们这里天壤之别,有多好就不具体说了,反正一个佐证就是,那里的房价总是比我们小区高500/㎡左右。小区物业管理的问题,本来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物业管理不痛不痒的博文,今天借机会再阐述下我的想法。物业管理在贵国很多地方都是一个头疼问题,但并不是无解难题。话分两头说,一方面,业主要遵守契约,该交的物管费、停车费什么的,不能耍赖拒交,另一方面,物业公司也要遵守契约,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财务公开的透明度,不能只收钱、不办事。同时,房管部门、社区要及时发现这些矛盾苗头,居中调停,共同构建和维护良好秩序。

话虽这么说,但其实我对这个小区的秩序不报啥希望的,下次开发商再说收费的事,估计仍然会干一架然后无疾而终,小区的环境仍然一如既往脏乱差。

看雪

2017年其实还发生了两件值得记录的事。

第一件事:脚踝骨折了。

10月下旬,有次周末,2个快递到了,写的公司地址,规矩是周一才派送。于是我自己开车去取,车子就停在主干道往快递公司去的那条之路的路口,没熄火,害怕堵着别人,就跑得很快。从2级台阶上跳下来时着陆失败,脚崴了。当时好像听到咔嚓一声,给我痛得死去活来。坐在地上缓了几分钟稍微好点,咬着牙走到车上,又开车去第二个快递公司取。完后开回家里,轻描淡写地对我媳妇说:脚崴了。

开始也没当回事,看我垫着走路,并且过一个小时后脚肿得十分明显,疼痛也加剧,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后面去医院倒没怎么额外处理。拍了片子,踝关节撕脱性骨折。医生让我打石膏,我嫌不方便就没打。交待我自己买拐杖,休息2个月即可。休息了3天杵拐杖去上班,半个月后才稍微好点。这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大教训:凡事悠着点,不是小孩儿了。

第二件事:差点窒息而死。

2017年12月最后一天,在家吃饭,小鸡炖蘑菇,特别香。

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我在喝汤时不知怎么,进去的气和出来的气堵在一起,当时就无法呼吸,想咳嗽咳出来但不管怎么用力都没用,根本就无法出声,感觉天旋地转,就快要窒息而死了!我赶紧跑到我媳妇身旁,指了指我的喉咙,媳妇看我难受,就轻轻拍后背。还是没用。幸亏我姐夫也在,他是乡村医生,估计经常遇到这类紧急情况,马上大力拍我的后背,然后使劲拍胸膛,终于打了一个小嗝,我示意他们继续拍胸膛,接着又一个嗝出来,连续几次,才恢复了正常呼吸。后来我想,要是我独自一人的话,这次估计就完蛋了吧。

2018年,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快快乐乐的。

新年看雪记

这个周末,去媳妇一起去看雪。对我们重庆人来说,看雪无疑是冬天的一件大事。像我所在的县城基本上很多年没下雪了,要看雪得去邻近县城,那里很多乡镇海拔在1500以上,很容易就下雪了。

刚开始去的第一个地方叫六塘乡,在乡场上吃了著名的洋芋饭和炖蹄髈,吃暖和了开车上山。随着海拔提升,逐渐能看远处树上的雪和冰凌,心情也格外激动畅快。结果没多久,就遇到结冰路段,车子没有防滑链,无法继续前进。停车,下来小心翼翼步行,走了几百米玩了会就下山了。

接着去了另外一个乡镇新开的滑雪场。以前老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滑雪的照片,感觉很帅,所以拉着我媳妇迫不及待去玩。售票大厅里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也难怪,这个滑雪场,覆盖了周边几个区县甚至湖北利川市的人口,估计得有几百万,慕名而来的人可想而知。充卡的工作人员都声嘶力竭地回答顾客提问。好不容易充了卡,租好了滑雪装备,结果……就不细说了,纯粹新手,摔了几次越摔越怕,而且里面管理混乱,滑雪的、玩雪地车的,照相的,大人小孩都有,很危险。出来后天都快黑了,在车上泡了杯面吃,好香!最后回家不表。

祝大家年年有鱼

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想写点今年的事和明年的事。

2017年总结

这一年过得还挺快的,1月份重启这个博客,到现在12月底,总共写了60篇文章,平均每月5篇,发文频率算低,比起中文博客圈最勤快的姜辰算是差远了。重启博客确实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因为这里真实的记载了过去时间里我到底干了些什么(虽然不那么全面),比如说停博的那五年,我真的很难记起太多的事了。

这一年,最开心的事情是我宝贝女儿茁壮成长。她集调皮捣蛋和可爱机灵于一身,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每天每天上班前,她抓着我不准我走的样子惹人疼爱,每天下班后回到家打开门就听到她喊爸爸的声音,每天睡觉前在被窝里给她唱儿歌时她的样子……恨的是,经常半夜醒来大哭大闹扰我清梦,开车出去玩突然间不依不挠坏我情绪……明年,希望女儿继续健康成长,更加懂事。爸爸爱你。

这一年,感受到互联网的剧烈变革。区块链技术被更多的人知晓,并衍生出了很多新奇的玩法。我搭上了区块链写作社区Steemit的车,虽然很少发文,但时刻以观察员的姿势保持关注。比特币的暴涨暴跌吸引了一批投机者,我也花少量的钱在高位上车。对于比特币,我的基本观点是长期持有,不在意短期涨跌,因为我坚信它将是改变未来世界的其中一个因素。我用上了VPS,感觉写博客更加自由自在,看外面的世界更加科学。

这一年,我个人最重大的事情是做了近视手术。谢谢老婆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花了两万多块钱做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手术。现在,各方面情况良好,视力稳定,生活更加方便。

这一年,工作有了一些小变化。在一个岗位待了接近五年后,终于在今年6月转到新的岗位。虽然只是内部调整,不涉及跳槽或者级别晋升什么的,但有变化总是让人产生新的感觉。这个岗位比以前更繁忙,事务更多,但压力变小,加班更少。于是我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四处走走,看看书。

2018年的一些计划

1、笔记本升级为台式电脑。具体见电脑配置征求意见

2、残副单反升级为全画幅。目前手头的宾得KR既不好用、也不好出,明年想买尼康D750或者D850,搭配原厂24-70镜头。预算2万元左右。

3、安排一次外出旅行。2016年秋天去了一趟北京,2017年全年都待在重庆没有挪步,所以2018年我想出去走走。由于女儿还太小,不能出国,不能太偏僻,所以大概会选择去四川、云南、西安等周边省市,或者一些南方沿海城市。

4、继续加强学习。在2016年总结里,我提出了2017年要学习Python,但遗憾的是,卡在了入门阶段。我发现,对于我这种没有扎实编程技术的门外汉来说,学习任何编程语言都会卡在初始阶段,我在考虑要不要学个C语言先?

传送门

2007年总结2008年总结2009年总结2011年总结2016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