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次重庆本土的脱口秀——扯馆儿。

先说下这个名字,扯馆儿,是四川“扯拐”的谐音。扯拐在四川话里意思是出了意外变故、或者出了故障。

比如:这个机器刚刚还好好的,现在又扯拐(出问题)了。

重庆本土的脱口秀厂牌还是有几家,扯馆儿是其中最火的一个——从他们的票价可以看出。继续阅读

三年抗疫,到今天终于结束了——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并没终结。

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与此同时,新冠恢复乙类乙管、有序恢复出入境等一揽子措施也在逐步出台。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就要慢慢重回正轨了。

老实说,我没有料到事情进展会这么快。网上,躺平派和清零派还在喋喋不休争吵,其实在我看来,这两派的观点压根影响不了决策者,政策的调整从来不是因为这些派别的存在,而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基于对病毒本身的认识。

得过一次新冠病毒后,感觉还是很恐惧的。那种痛苦不会有人想再受一次。但今后最大的问题还是二次乃至多次感染,怎么办?不晓得啥时候能有安全有效的特效药问世。

接下来的一年是比较重要的观察期,如果这一年内,国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疫情,没有出现防控手段升级的情况,那么,我们的生活才算真正恢复了正常。

期待能早点出去旅游。

双11重庆喜提封城,居家期间我就跟朋友聊天说,这个防疫政策无法持续,最迟在2023年10月底,全国将开放。

没想到,一向以政策稳健著称的贵国政府,居然在12月初就全面放开了。于是乎,重庆成为全国最后一个执行封城的城市。继续阅读

今天是12月2日,重庆解封了。

当然,按照官方的说法不叫解封,而是:优化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举措,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毕竟,封城的时候都没说是封城,现在又何来解封呢?

早上起来收到物业的信息后,我到车库去启动汽车,虽然封控这20多天,我已经启动过两次(每次半小时),但尴尬的问题还是出现了:车子点不燃了。

还好本人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回家取来充电宝,打开引擎盖,正负极接好,点燃了。继续阅读


简简单单烧烤一下。


简简单单,吃个李子坝梁山鸡。

今天是11月18日,静默的第7天。

最初,微信群的谣言是“全城封闭7天”,然而封城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各个区下发的以社区、小区为单位的临时封控。

最开始的临时封控公告说的是:3天。

接下来还要封多久?没人知道。反正重庆近几天的疫情数据都很难看,拐点尚未出现,静默还要继续。

宅在家里久了,就想出去看一看,就畅想没有疫情的时候,外面车水马龙,吃烧烤的喝夜啤酒的划拳的,我喜欢这种人间烟火味。继续阅读

从11月12日零点开始,我所在的重庆,整座城市进入到了一种叫做“静默”的状态。

很多年以后,我很可能会忘记这段时光,所以赶快记录一下以备保存。

重庆这几年疫情时而严峻、时而轻松,除了2020年初全国都很严重那一次外,其余时间总体还好,我记得知乎上还有个问题,大意是重庆作为一个特大城市,疫情为什么控制得这么好?我当时就在想,这种事说不得,病毒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会出现在偏远农村,也会爆发在大城市,只要有人员流动,一切皆有可能。

果然,今年从10月份开始,重庆就有点恼火了。继续阅读


 

高温,是这个夏天北半球不少地方的共同话题。

作为一个重庆人,这么多年来似乎已经习惯了夏天高温天气的反复炙烤。

然而回想起来,小时候好像是没有现在这般热的。

小学时的暑假,我常常一个人跑到长江边,顶着烈日,用简易的竹竿钓鱼。鱼自然是没钓到的,收获的不过是全身黢黑。

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我家住七楼,两间卧室和客厅朝西,也就是所谓的“当西晒”。夏天最热的时候,物理降温措施仍然只有客厅天花板上的吊扇。前面说过,由于我的房间西晒缘故,即便到了夜晚仍然奇热无比,所以我常常拿一床竹凉席摆在客厅地上睡觉。继续阅读

好久没更新博客,这里都快长草了。

其实隔三差五的还是通过RSS阅读器在看博友们的文章,有时间还会留个言什么的,只是自己这里是,实在不想勉强自己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要说起来,想记录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首先是工作的变动。在经历了五个多月(今年8月至12月)的漫长过程,我终于跳槽了。在老东家干了整整十年,从一无所有的青年变成现在浑身负债的中年人,应该是迄今为止人生最丰富的一段旅程了吧。上一段工作在距离重庆主城区200多公里的一个小县城,长江从家门口蜿蜒流淌,工作忙碌、生活简单,本以为就这样过一生。没想到的是,八月份的一次偶然机会,终结了当前这简单生活,12月初,我来到了重庆主城区——一座被网友称为魔幻8D的城市。原本在县城,早上8点钟起床,从家里步行到公司15分钟以内,现在7点多起床,开车25分钟到公司——堵车的话时间就很难说了。尝试过一次乘坐公共交通,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放弃。下班回家,正常情况下都是天黑尽了。更恼火的是,老婆孩子都还在县城生活,老婆工作不好调动,所以两地分居的日子估计还将持续,至于多久,天知道。继续阅读

简单谈一些观点吧,不一定对,欢迎讨论。

一是关于联想。看到知乎上有人提问说为什么联想逐渐没落了?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制造”“国货当自强”的时代背景下。联想起步早、资源多,但最后一手好牌被打烂了,我感觉就是官僚主义太严重,以及因循守旧不会创新。企业沾染上了政府部门的坏作风,那是肯定会玩完的。智能机刚兴起的头几年,联想这方面的坏作风就显露无遗,比如产品线的取名,当时iphone卖得好,联想就取名叫乐phone,外形也仿照,参数却被吊打,还敢卖高价。到今天,联想手机份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UI难看、软硬件受制于人、宣传太烂,拿什么和华为、小米、OV竞争?联想其他的产品线也很烂,比如说打印机,我公司同时在用的联想、惠普、佳能、京瓷都有,唯独联想的最烂,漏粉、卡纸等故障率远远超过其余品牌。PC业务方面,消费领域的笔记本比不过惠普和戴尔,依靠IBM笔记本打情怀牌也差不多了,关键是价格还很贵,这块市场迟早都会拱手让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