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韩局长
4月7日,小雨转阴,早上8点20在单位楼下小摊吃八宝粥,味道尚可;来到办公室,小李已经在了。上午翻阅晨报,中饭后步行至新华书店看完一本书,下午4点送文件到上级单位。旋即让老吕开车送我回家。——(对于本段文体,广西韩局长亦有贡献)
失望的实习
这个学校让我失望了4年,到现在进入实习阶段,仍然创造足够的条件让我继续失望。所谓实习,而且是在学校的附属单位实习,甚至不如在路边的便利店学到的东西多。我被随机分到了4个科室轮转,这4个科室基本上与我所学专业无任何关系。实习生在里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实习“地位”,而是沦为了机动勤杂工,所干的事情主要是:跑腿送文件、接电话、复印资料等。这样的实习不仅无聊乏味,而且对正式工作毫无帮助。我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有一个能让我做与专业相关的事情的独立岗位,那样我愿意白干三个月。而不是静坐在办公室的角落里,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候会在耳边响起的话“小陈,帮我送下这个文件到……”在此,如果有本专业的师弟师妹看到这篇博客,我奉劝你们:到大四时一定要申请自主实习,到你喜欢的单位和岗位从事与你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这对你以后的正式工作大有裨益。
《穿越美利坚》和《在路上》
上面一段仅为行文前的发泄,下面进入正题。在办公室沙发上照例坐了一上午后,中午吃完饭我就走到了离单位不远的新华书店,诺大一个书店,显眼处摆放的全是装帧精美却无神营养的畅销书。走到一处标明为“纪实文学”的柜台,扫视了几眼,忽然发现一本《穿越美利坚》的书,封面还画着一辆自行车。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本讲述骑自行车穿越美国的书,如获至宝,立即展开阅读。
提到穿越美国,不得不提凯鲁亚克和他的传世经典《在路上》。第一次看凯氏这本书时是初中,那个时侯不管什么书都喜欢读,《在路上》是从一个收废品的亲戚家里捡来的,当时对凯鲁亚克及他的作品一无所知,并且老实说这本书读起来也颇为费劲,但还是被内容深深吸引。时至今日,对书中情节已差不多淡忘,隐隐约约还记得书中的“我”和一帮朋友无忧无虑地开车、搭车穿越美国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凯鲁亚克和那个年代的美国年轻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等我知道这一点时,便决定一定要找个时间重读这本书。
《穿越美利坚》的内容
扯远了。捧起这本《穿越美利坚》,因为作者是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所以能让我有良好而流畅的阅读体验。200多页的内容,记录了60多天的骑行经历。作者连润雄是一名刚到美国几个月的留学生,骄傲而自负,在美国朋友Zack的邀约下,买了辆二手的双人自行车开始横穿美国,因为得到一个非盈利组织的赞助,使得这二个旅程的金钱压力小了很多。但书中提到的物价仍然令人瞠目结舌,住旅店有时要几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好在他们自带了帐篷和睡袋,可以在公园里付费扎营。美国的自行车及配件也比国内贵很多,比如一条普通的内胎,作者说因为店老板赞赏他们的穿越美国计划,因此给了成本价10美元,平常这条内胎是需要至少50美元的。而在国内,一条内胎不过20块钱左右。以前在网上看照片,总是很羡慕外国干净的街道,特别是我搜集的一组西雅图的风景照,一片碧海蓝天,阳光和煦,试想在那种城市里骑行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但据作者说,西雅图是美国西部天气非常糟糕的城市,经常阴雨绵绵,晴天极其难得。另外,美国的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东海岸,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不仅地广人稀,而且不少地方还是砂石路(容易爆胎)。最开始,两位骑行者是想通过骑自行车穿越美国来证明自己,但随着骑行距离的增长,一路上不同地方的风景和文化让他们更倾向于“在路上”的感觉,从而有意放慢了速度,用心体验每一个到过的地方。这也是我骑行的意图。
在国内,很多自行车爱好者都把骑行拉萨作为目标,他们喜欢的可能并不是拉萨那座城市,而是川藏线上绝伦的美景。无论如何,这应该成为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即:真正美丽的风景在人迹罕至甚至无人的地方。这也给骑行带来了一定难度,至少来说,需要从低海拔的地方不断翻山越岭到达深山老林,经过了长途劳累,才能更好的体验那神奇的大自然。《穿越美利坚》里,作者走的这条线至少有3000公里,跨越好几个时区,经过了不少著名景区,比如落基山、黄石公园。除了美景,一路上美女也不断,美国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社会,在公共场合,遇到火辣的美女,只要对方抛一个媚眼过来,两人便会迅速坐到一起聊天。本书作者口才不错,中外美女都通杀,这点让人十分佩服。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有的提供水和食物,有的给钱或提供住宿。无论国内外,这种好心人很大程度是由“敬佩者”组成的,在汽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忽视了自行车的作用,不敢相信一辆小小的自行车也可以完成几千公里的旅程。其实现在自行车变速功能已十分强大,一辆2000元左右的山地车的变速器至少可以组合成21种不同的速度(理论上如此,实际上有几种齿比是不能使用的),基本上满足各种路况的需要。
我想环游世界
作为一名热爱骑行的人,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世界各地骑行:从北到南穿越整个美洲、环骑欧洲大陆、骑行东南亚诸国、环台湾岛、环澳洲等。这样的想法可以用四个字来说明:痴心妄想。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支撑这个庞大的计划。但,有一位日本人做到了,他叫石田裕辅,自1995年辞去工作,开始用自行车环游世界,2006年出版了以他的骑行经历为内容的书,叫《不去会死》。据说在川藏线上,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的身影。我很羡慕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辞去工作,花几年时间周游世界,回去后仍然可以轻松找到一份工作,就算找不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也会让他好好活下去。而我们的国情是,在20多岁这样黄金的年龄如果不工作,也许就再难找到工作了。而一旦失业,就会活得很艰难。
关于
由于本文较长,为了使各位读者免于糟糕的阅读体验,我使用了Jason同学发明的醒目小标题。希望这种排版方式没有影响到您的阅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