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过年期间在老家放烟花

1、关于博客更新。我也不想给自己找理由了,博客断更这么久,原因很简单:懒。

2、直播带货。这四个字是我现在最讨厌的词组。很多人还觉得直播带货是个新鲜玩意儿,通过直播买东西仿佛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然而这东西不就是个电视购物吗?本质上就是广告。开始的时候,出镜直播的还是些美女小姐姐,唱唱歌、跳跳舞,顺便收钱“推荐”一些产品,围观的群众们无脑购买支持一下,这叫带货,有人看有人买也在理解之中。到现在愈演愈烈,竟然有李佳琦、薇娅之类的专门干起了直播带货,唱歌跳舞都省了,一上来就“买它买它”,我凭啥花时间花流量来看广告?最可气的是,一些小地方的所谓县长局长之类的,也要直播带货,为他们家乡的土特产吆喝一下,拜托,你们连培育粉丝这个环节都省略了,直接上来就卖东西,这跟路边卖狗皮膏药的有什么区别?继续阅读

又是一年春节,不得不说,中国和西方这么多种节日,在我们这儿,还是过年期间,也就是春节的时候人们最为重视,虽然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年味越来越淡。就像一种无形的召唤一样,人们辛苦一年,千里迢迢坐车坐船坐飞机奔波,唯一目的就是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大概看了下,我博客之前写过两次春节期间的博文,一篇是10年前也就是2007年写的春节回乡略记,一篇是8年前就是2009年写的寒假,可以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今年的春节,我想谈几个方面的意思(老干部作报告既视感)。

一是年味:越来越淡。

前面已经说过,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年味越来越淡。在先辈们生活的那些时代,生活水平太差,以至于过年穿新衣、吃饱饭就成了一年中最大的寄托和期盼,到了现在,不管是城市或农村,吃穿早已不成问题,甚至平时比过年吃得好、穿得好。像我们家,今年春节前,没有大肆采购肉类,就买了点蔬菜,如果时间回到小时候,腊月间谁家不买很多猪肉牛肉鸡鸭肉啊?

此外,明显感觉人口变化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小时候,一个大家庭,从爷爷辈算起,下面父辈的五六个家庭,每家一般2个娃,过年时在一起吃饭,往往热闹非凡,小孩子们追逐打闹,其乐融融。而现在,很难再现当年的情景,从城市到农村,都呈现出巨大的冷清。城里的人们,三口之家吃一顿和平时没两样的饭菜,收拾完后睡觉,农村很少有几十户聚居的大院子,单门独户的更多,黑灯瞎火的,造出的声音还不如棚里的牛儿。

过年放假时间太短也是造成年味不浓的原因之一。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全国上亿人要在这短短七天时间里来回大半个国家,真正能在家和家人一起的时间就很少了。为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将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这个国家的人,活得太累了,春节是唯一一个全民可以休息的日子,为什么不能延长一点时间呢?

二是陋习:依然依旧。

前段时间,雾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我所在的滨江小城市,竟然也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可见环境污染到达了什么严重程度。

过年期间,雾霾更甚。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放烟花爆竹。

县城里面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但出了县城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可以随意燃放。特别是距离县城很近的几个公墓,从腊月三十天开始,上坟的人络绎不绝,这些年人们经济条件好了,买鞭炮、烧纸、香烛也更加出手大方。还没走进公墓,就可以看到浓浓的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待到进入墓区,鞭炮声震耳欲聋,烧纸和纸钱在墓碑前面堆得像山一样。有的家庭还带着小孩儿、老人来上坟,我感叹真是视死如归啊。

就这个陋习来说,我倒不是批判封建迷信,我想说的是,人活着的时候,对他好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死后才去做这些无用功无给谁看呢?

相比以前遍布山野的土葬来说,火化后集中进入公墓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我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有一天我死了,希望:立即火化,骨灰撒到老家土地里(或者抛洒长江),不立碑,不做坟,后人不搞祭拜。坚决不给后人增加负担(关键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我死了也看不到啊对不对)。

三是县城:越来越堵。

这些年,汽车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好多家庭都有第二台车了。

但县城的规划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好多地方都改成了单行道,仍然架不住蜂拥而来的车流。本地车本来就多,随着过年,很多外地车也回来加入到了堵车大军。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城里就堵的不像话了,上下班都要很艰难地才能抵达目的地。本来马路就窄,很多开车的人素质又很低,加塞、乱超车、随意变道、随意停车什么的,噢对了,还有城里开远光灯的也是一霸。城里的停车场也严重不足,在城内开车成了一个极大负担。

与其寄托于扩宽马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我觉得要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外地车春节期间限行方案”,具体内容是:挂外地牌照的民用车辆,从腊月十五开始至正月十五这一个月时间,只能出城不能入城,统一停放在城外政府指定的免费停车场(停车场至城区有免费摆渡车),强行闯关入城的,征收拥堵费(每车200元,一张单据有效期一天)。此方案免费送有关部门。

四是拜年短信:大幅减少。

记得大学期间,每年春节要收发几百条拜年短信,虽然绝大部分是毫无创意的群发,但大家都在发,就成了一种社交礼仪,不发也不合适。

这些年来,拜年短信逐年减少,我从前年开始,已不再主动发这类信息。

今年,截至目前,收短信不到三十条,发短信零条。另外,一部分人将战场转移到了微信,变化的是微信可以发表情符号,不变的仍然是大而无味的群发内容,不阅即焚。

人们的本意是通过发送拜年信息传递一种信号:我惦记着你呢。然而这种廉价的传递方式早已贬值,甚至成为了负担和打扰。我始终认为,关系的亲疏不会也不可能靠短信维系,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两肋插刀。

此外,发短信还常常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当你群发几百条出去后,往往会收到几条回复,内容一般为:你是?

所以,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减少碳排放,从自己做起,坚决不发拜年短信。

五是央视春晚:我没有看。

据知乎、微博上的很多人反映,今年央视春晚不让吐槽了。如果强行吐槽,难逃被删命运。

既然如此,我也来谈谈对春晚的看法。

我认为,央视春晚曾经是一道年夜里不可或缺的菜肴,有的人觉得好吃,有的人觉得难吃,至少,一桌人还是很多动了筷子的。再后来,央视春晚成了一道全民批评、吐槽的菜,虽然如此,大家了乐在其中。而现在,吐槽央视春晚的人都极少了,更别说坚持看的人。

我不看央视春晚的原因很简单:节目不好看。

央视春晚,背负了太多它不应该有的东西,首当其冲是政治。它要传递所谓的正能量,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要歌颂XXX,要体现民族团结,要展现建设成果……在这些条条框框之下,能出个什么好作品?多年以前,央视春晚还是出了些精品节目的,比如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他饰演的维族烤串青年与城管之间的冲突,你觉得现在可能上春晚吗?一言以蔽之:保证政治正确,让春晚如同一潭死水。

我的朋友金冈说,春晚有的节目还是不错的,而且父母辈的喜欢看,年轻人娱乐方式很多,选择的主动性也强,所以不爱看了。

的确,当电视上所有的节目都为央视春晚让步的时候,老人们确实没有选择的机会。不同的是,我们还可以选择,至少,选择不看。

不管怎样,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好吧,本来我也准备抵制春晚的,马兄在豆瓣上搞了个抵制春晚的活动,邀请我好几次了,我没参加,主要考虑到除夕夜除了陪父母看春晚,还能有其他节目吗?我是没有了。而且我觉得正因为春晚很恶心,所以坚持每年看的话,会增强人的免疫力,以后出去混还可以跟人吹牛逼说,华哥年轻时笑看春晚,那气势……

扯远了,其实晚会开始后,我妈在收拾厨房,我爸看了会打瞌睡,我一人坚持作战,看到10点钟的时候就算了,没啥看头了。就前面两小时的节目,有几个看点如下(谨代表我个人意见):

1.周杰伦和宋祖英两大老师的合作是本届春晚最大的看点。据说,杰伦老师极其崇拜祖英老师,如果祖英老师愿意,他希望亲自写一首歌曲两人合唱。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春晚组委会还是只让两位老师小小的合作了下。杰伦老师唱《本草纲目》估计很多中老年观众听不懂,配唱的那小孩儿表现挺不错,祖英老师从下边冒出来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杰伦老师主动抛出爪子,至此达到高潮。创意很不错。

2.《吉祥三保》太河蟹了。两个保安说:我们谨代表全国保安。保姆说:我谨代表全国保姆……这就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结果。。。

3.百度再次出现在CCTV,证明有奶就是娘。前段时间CCTV“曝光”了百度竞价排名的恶果,搞得李彦宏老师内分泌失调,估计是公关这块没搞好。好在大家都是识相的人,这不,如此黄金时段就让百度露脸了,我都猜不出要多少黄金才能办到这事。

4.加拿大人民大山老师,普通话讲得太好了,要是毛染成黑色,鼻子削平点,放街上绝对认不出是鬼子。

5.大屏幕放灾区镜头时,我看到了一位非主流男。真的很非主流。

6.白岩松老师介绍来自北川的孩子以及领导。白岩松深情款款的说:这位是北川县长,地震发生时,他说了一句话,‘领导留下,让孩子先走’!这句话,是在向14年前克拉玛依大火的300多位死难者致歉。

6.容祖儿老师瘦了。

7.“我骄傲”这句话或许会成为新流行语。(23:16:31补充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朋友新年快乐,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