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48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又是一年春节,不得不说,中国和西方这么多种节日,在我们这儿,还是过年期间,也就是春节的时候人们最为重视,虽然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年味越来越淡。就像一种无形的召唤一样,人们辛苦一年,千里迢迢坐车坐船坐飞机奔波,唯一目的就是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大概看了下,我博客之前写过两次春节期间的博文,一篇是10年前也就是2007年写的春节回乡略记,一篇是8年前就是2009年写的寒假,可以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今年的春节,我想谈几个方面的意思(老干部作报告既视感)。
一是年味:越来越淡。
前面已经说过,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年味越来越淡。在先辈们生活的那些时代,生活水平太差,以至于过年穿新衣、吃饱饭就成了一年中最大的寄托和期盼,到了现在,不管是城市或农村,吃穿早已不成问题,甚至平时比过年吃得好、穿得好。像我们家,今年春节前,没有大肆采购肉类,就买了点蔬菜,如果时间回到小时候,腊月间谁家不买很多猪肉牛肉鸡鸭肉啊?
此外,明显感觉人口变化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小时候,一个大家庭,从爷爷辈算起,下面父辈的五六个家庭,每家一般2个娃,过年时在一起吃饭,往往热闹非凡,小孩子们追逐打闹,其乐融融。而现在,很难再现当年的情景,从城市到农村,都呈现出巨大的冷清。城里的人们,三口之家吃一顿和平时没两样的饭菜,收拾完后睡觉,农村很少有几十户聚居的大院子,单门独户的更多,黑灯瞎火的,造出的声音还不如棚里的牛儿。
过年放假时间太短也是造成年味不浓的原因之一。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全国上亿人要在这短短七天时间里来回大半个国家,真正能在家和家人一起的时间就很少了。为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将春节假期延长至15天。这个国家的人,活得太累了,春节是唯一一个全民可以休息的日子,为什么不能延长一点时间呢?
二是陋习:依然依旧。
前段时间,雾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我所在的滨江小城市,竟然也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可见环境污染到达了什么严重程度。
过年期间,雾霾更甚。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放烟花爆竹。
县城里面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但出了县城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可以随意燃放。特别是距离县城很近的几个公墓,从腊月三十天开始,上坟的人络绎不绝,这些年人们经济条件好了,买鞭炮、烧纸、香烛也更加出手大方。还没走进公墓,就可以看到浓浓的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待到进入墓区,鞭炮声震耳欲聋,烧纸和纸钱在墓碑前面堆得像山一样。有的家庭还带着小孩儿、老人来上坟,我感叹真是视死如归啊。
就这个陋习来说,我倒不是批判封建迷信,我想说的是,人活着的时候,对他好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死后才去做这些无用功无给谁看呢?
相比以前遍布山野的土葬来说,火化后集中进入公墓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我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有一天我死了,希望:立即火化,骨灰撒到老家土地里(或者抛洒长江),不立碑,不做坟,后人不搞祭拜。坚决不给后人增加负担(关键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我死了也看不到啊对不对)。
三是县城:越来越堵。
这些年,汽车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好多家庭都有第二台车了。
但县城的规划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好多地方都改成了单行道,仍然架不住蜂拥而来的车流。本地车本来就多,随着过年,很多外地车也回来加入到了堵车大军。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城里就堵的不像话了,上下班都要很艰难地才能抵达目的地。本来马路就窄,很多开车的人素质又很低,加塞、乱超车、随意变道、随意停车什么的,噢对了,还有城里开远光灯的也是一霸。城里的停车场也严重不足,在城内开车成了一个极大负担。
与其寄托于扩宽马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我觉得要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外地车春节期间限行方案”,具体内容是:挂外地牌照的民用车辆,从腊月十五开始至正月十五这一个月时间,只能出城不能入城,统一停放在城外政府指定的免费停车场(停车场至城区有免费摆渡车),强行闯关入城的,征收拥堵费(每车200元,一张单据有效期一天)。此方案免费送有关部门。
四是拜年短信:大幅减少。
记得大学期间,每年春节要收发几百条拜年短信,虽然绝大部分是毫无创意的群发,但大家都在发,就成了一种社交礼仪,不发也不合适。
这些年来,拜年短信逐年减少,我从前年开始,已不再主动发这类信息。
今年,截至目前,收短信不到三十条,发短信零条。另外,一部分人将战场转移到了微信,变化的是微信可以发表情符号,不变的仍然是大而无味的群发内容,不阅即焚。
人们的本意是通过发送拜年信息传递一种信号:我惦记着你呢。然而这种廉价的传递方式早已贬值,甚至成为了负担和打扰。我始终认为,关系的亲疏不会也不可能靠短信维系,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两肋插刀。
此外,发短信还常常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当你群发几百条出去后,往往会收到几条回复,内容一般为:你是?
所以,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减少碳排放,从自己做起,坚决不发拜年短信。
五是央视春晚:我没有看。
据知乎、微博上的很多人反映,今年央视春晚不让吐槽了。如果强行吐槽,难逃被删命运。
既然如此,我也来谈谈对春晚的看法。
我认为,央视春晚曾经是一道年夜里不可或缺的菜肴,有的人觉得好吃,有的人觉得难吃,至少,一桌人还是很多动了筷子的。再后来,央视春晚成了一道全民批评、吐槽的菜,虽然如此,大家了乐在其中。而现在,吐槽央视春晚的人都极少了,更别说坚持看的人。
我不看央视春晚的原因很简单:节目不好看。
央视春晚,背负了太多它不应该有的东西,首当其冲是政治。它要传递所谓的正能量,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要歌颂XXX,要体现民族团结,要展现建设成果……在这些条条框框之下,能出个什么好作品?多年以前,央视春晚还是出了些精品节目的,比如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他饰演的维族烤串青年与城管之间的冲突,你觉得现在可能上春晚吗?一言以蔽之:保证政治正确,让春晚如同一潭死水。
我的朋友金冈说,春晚有的节目还是不错的,而且父母辈的喜欢看,年轻人娱乐方式很多,选择的主动性也强,所以不爱看了。
的确,当电视上所有的节目都为央视春晚让步的时候,老人们确实没有选择的机会。不同的是,我们还可以选择,至少,选择不看。
不管怎样,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过年过得越来越水了。
你们那也是这样的?
是啊。
除了最后一段我不认同外,其他的我还是认同的。
我不认同最后一段的原因是,我所居住过的地方除夕夜只有几个央视频道在播放春晚,地方台播的还是地方的晚会或者电视剧什么的。
老人们选择的问题也是双方的,子女会互联网,可以出去旅游。出去旅游的时候有想过老人吗?没想过,然后又把锅甩别人头上。
互联网,子女有教老人使用互联网吗?没教,然后又怪电视台少,那为什么不自己开个电视台给老人开心?抽点时间教老人上网,老人会选择。
电视台节目固然少,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子女身上。
家里装个小米盒子啥的,应该还是不错的,可以一家人在家看电影。
我不是说所有图同一时间转播央视春晚,而是,大部分都很默契地为央视春晚让路,播放点其他类型的节目,而不会在大年三十播自己台的春晚。所以你看湖南上海江苏这些地方大台的春晚,都不是大年三十播。
我们那也出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初三就回到工作的城市了
家乡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家乡了。
电梯礼仪问题
倦怠阴天
日志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