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真是太艰难了,只希望多年以后,人们能从这段历史中记住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想谈谈两个方面的感想。
一个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虽然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疫情算是控制住了,但国外的峰值和拐点还没有出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遗世而独立,更何况,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的134万例中,绝对数靠前的都是人口大国或经济大国,这些国家在摆脱新冠肺炎的影响之前,经济活动不可避免会受到强烈冲击。简单地说,疫情导致的停工会直接导致失业和收入锐减,国际贸易的缩减乃至中断又会波及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企业导致负债剧增乃至破产,居民收入的下降有可能导致贷款逾期进而引发银行坏账直至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收入大概率是下降的,间或会听到亲戚朋友失业,打工族返乡等等。对我个人而言,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新买的房子,合同签的是2021年6月底交房,目前工地还没有完全复工,施工进度缓慢,有一定概率会延迟,最坏的结果是开发商破产、烂尾——希望不要发生。
另外一个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对支付宝、微信的重度使用,很快进入到了无现金社会——欧美发达国家其实早就是“无现金”了:信用卡付一切账单,小额现金用于小费或零星消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无现金社会的步伐,反正从年初到现在,我钱包里的钱就没动过,直到上周六打算去看望一位刚生孩子的亲戚,媳妇让我准备点现金,我还得去银行取出来。大部分停车库实现了无人值守,可以提前扫码缴费后快速离场。菜市场的小贩们都是挂了二维码在摊位前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到假币的风险)。无现金社会的弊端就是钱彻底数字化,每月打卡的工资就是一串数字,买东西、刷卡、还房贷时数字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每个月要做的就是记住信用卡的账单日和房贷的扣款日以及工资的上卡日,然后计算清楚几个数据的大小关系,做个加减法,防止资不抵债情况出现。有时候也会对信用卡的账单充满疑问:怎么会这么多?然后不甘心去查明细,每一笔都是几十块甚至十几块,鲜有上百的支出,然而加起来就是几千了……这令我感到悲伤。
有道是: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