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幼儿园虐童旧案2年未了 红黄蓝未担民事责任


新闻链接: 加盟幼儿园虐童旧案2年未了 红黄蓝未担民事责任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中文网络从来没有静悄悄的时候,我觉得这给后世研究历史的人留下了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可惜的是,其中好多素材都是沾着血的。

这段时间网上最火的新闻,是虐童。

从小,我受到的教育是:孩子是花园里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而我们看到的是,虐童、性侵不断重复。携程的亲子幼儿园虐童案还没给公众一个交代,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就迫不及待上了头条。虽然我并不相信这个事件有所谓的军人参与,或者性侵一年什么的,但虐童是跑不脱了吧。至于性侵儿童,这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奇经怪谈,前几年不是爆出广西某个打着助学旗号的教师,长期性侵他的学生吗?广大农村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给了禽兽们绝佳的机会。

我不想抱怨这个国家,政府官员也有他们的苦衷,他们做了大量看不见的工作,可悲剧还是发生了,他们感到很委屈。

但有能力的人们,懒得清算这些烂账,他们用脚投票,奔向更能保护孩子的国度。前几天在家陪我女儿看电视,湖南卫视新出的第五季《爸爸去哪儿》,明星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体验农村生活,很有趣,但另外意想不到的是,里面才三四岁的孩子,口里都能流利的冒出英语,大人们一会儿对摄像机说中文,一会儿和孩子温柔的用英语交流。这让我感到的不是尴尬,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俗话说得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正是在这样践行这个理念。从小学英语,长大就有优势,出国留学、定居,起码交流不是问题了,凭他们的经济能力,钱也不是问题了。当这个国度破烂不堪的时候,他们就能轻而易举躲过一劫。

有网友说,你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那是因为没遇到事。在这个国家,你遇到事了,你就会发现是多么无助。用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中文网络上绝多数热门新闻。

p2500428787.jpg

昨天上午刷微博时看到一个预告片,配的文字说“再现了杨柳松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故事”,当即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完预告片,心潮澎湃,马上定了晚上唯一的一场《七十七天》电影票。

杨柳松穿越羌塘的故事,2010年9月开始在著名户外论坛8264上连载,我看到这篇纪实连载时,正好是刚在大学接触骑行不久,念念叨叨要骑川藏线的时候。杨柳松确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骑行前辈,他穿越羌塘的勇气、其间的艰难险阻以及沿途的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的是,这段经历这么快就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两天正在国内热映。

看完电影《七十七天》,最大的感觉是:风景太美了!随便一帧画面就可以截个图作为风景明信片。相比网上的纪实连载,电影增加了一条支线,即男主角穿越之前遇到的女摄影师的故事。老实说,增加的角色以及支线情节很没必要,但从电影的角度讲,这样或许显得整部电影更加丰满,避免成为一部孤独的纪录片。

在今天,骑行川藏线、青藏线等,以及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举动,然而,单人单骑穿越羌塘这样自然环境险恶的无人区仍然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理解的是,这种行为确实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但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在没有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对他自身而言就有了全部的动力和意义。

年少时,我也曾向往做一个户外探险者。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逃避世俗,而是想亲自用脚步去丈量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书架上这类书籍也占了好多位置,比如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日本,一路骑下去》,雷克的《徒步中国》,雷殿生的《31天穿越罗布泊》,谷岳的《一路向南,我的拉美摩托车日记》等等。

现在,我已经很少骑自行车,在可预期的未来,我大概也很难再有时间或精力长途骑行。不过,对这些敢于秘境探险的人们,我保持着最大的敬意。

最后,附送一段袁弘透露的一些背后故事

@袁弘:#电影七十七天# 导演赵汉唐原来叫赵毅,在我们那版射雕英雄传里扮演我师父丘处机,在我印象中老赵是一个除了偶尔拍戏,其余时间都生活在无人区的男人,就像他的微博名字@赵毅-总不在家的赵总 ,我俩在北京还曾住在一个小区过,可惜,我也是个老不在家的男人,所以邻居之间也就见过一次。第一次听说他要拍这个电影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部不可能完成的电影,太难拍了,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资,可他却执意要做。再后来,听说他养了狼,听说他找来了李屏宾老师做摄影,听说他找到@江小爬LOVE 愿意来演女一号,又听说这部电影拍拍停停,钱用完了就停工,老赵找着钱了再接着拍,找多少钱拍多少戏,拍完了再停下找钱……一切听起来,都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一直走在失败和奇迹的中间的那根钢丝上。每次看到剧照@晏斐大叔 发过来的照片,我都感觉这是个在外星球工作的剧组,说不清是该羡慕还是该同情。最终,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部电影完成了,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奇迹。

1508728536895436.jpg

昨天下午去看了《王牌特工2:黄金圈》(Kingsman: The Golden Circle),网上买票的时候发现我是第一个购票,当时离电影开场不到一个小时。我还以为又能包场看电影了,没想到去了后还是有七八个观众的。和《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火爆程度相比,《黄金圈》在线上线下就显得过于冷清了,豆瓣上的评分目前也只有7.3,远不及第一部的8.4。

看完整场电影,我的感觉是:虽不如第一部带给我的惊喜大,但整体上节奏很快、叙事流畅、情节丰满,观看体验很不错,全程基本无尿点,我可以给到8分。

首先说下我觉得好看之处。

开场的街头飙车打斗戏很紧张刺激,机械铁手和多功能轿车的出现让人想起007系列,男主角艾格西为了赴宴不惜跳入污水管道的情节自然而然勾出了公主这个角色,也将上一集的故事情节联系了起来。

女反派波比的表演很浮夸,但很符合这个角色设定,热带雨林里的毒品工厂,装修得和美国乡村小饭馆似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考验老熟人带来的新人,波比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要求新人效忠,结果令人惊愕的是,老熟人就那样被投入了绞肉机……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导演太重口味了!

当然,重口味的还在后面,比如艾格西为了安装跟踪器(美国特工分部发明的安全套形状的跟踪器),故意接近目标,和目标上床,变身加藤鹰将手指伸向神秘地带,简直不能再佩服导演了。

1508728536376404.jpg

然后说说本片的一些瑕疵。

这部电影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前部《特工学院》取得巨大成功,趁势推出圈钱的。因为从故事情节上看,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不仅如此,故事的背景以及很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女反派为什么要不惜重金摧毁英国王牌特工?可以说,这跟女反派的毒品生意一点关系也没有啊?难道说王牌特工自我定位是世界警察?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后面女反派发去谈判录像的又是美国总统而不是英国女王或者首相?

又比如,公主莫名其妙就吸毒了,不给任何理由。虽然这样安排可以让男主角闯关时更具有动力,但同时也颠覆了公主清纯美好的形象,让人爱不起来了。

又比如,还是女反派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大成本和代价来促使美国总统给予豁免权?这点完全是说不通的,毒品管制是全世界的共识,光靠美国总统的一纸承诺就能让自己身家无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女反派安全意识也太弱了,轻而易举暴露了解毒药工厂所在地,轻而易举在电子邮件中暴露了老巢的GPS坐标,身边武装保卫力量太少太弱等等,完全看不出来是大毒枭的做派。

最后就是解毒药的投放问题,全球各大城市大规模出动无人机投放的场景看起来很新奇、很震撼,但仔细一想,事先是怎么安排这些药品存放位置的呢?如何做到瞒天过海的呢?总之,经不起推敲。

1508728537216208.jpg

当然,正所谓瑕不掩瑜,尽管情节上有硬伤,但我们都知道故事是虚构的,只要画面看着爽就行了。而且,每个人的爽点都不一样,不要去看别人的评价和评分,自己去亲自看一看,没准符合自己的口味呢。

20171019103334.jpg

作为一只市场营销狗,免不了要经常出差。出差最大的烦恼是住酒店,国内四星级以下的都很难说有什么舒适感,普遍都是房间味道重、床垫偏软、早餐难吃、光线偏暗、被褥毛巾太脏……四星级以上的又明显超出公司差旅报销标准,所以能不住酒店就尽量不住,还好我出差的区域一般都能当天往返。

前段时间出差,有两次都丢了东西,最后虽然都失而复得,但体验却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

那是在八月下旬,出差去隔壁的W市,车程1.5小时,我驾车带着公司的一位姓包的老前辈。包老头今年五十多岁,快退休的年龄了,业务能力非常强,公司安排他和我一组,目的也是希望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当天一早出发,高速路上风雨大作,顶着暴雨开了快2个小时才到达W市。马不停蹄与客户接洽,忙完后已是晚上10点多。本想直接回家,但彼时又是狂风暴雨,路上积水很深,加上饱餐一顿略显疲倦,于是就近找了家酒店开房睡觉。

第二天早上退房后立马驾车返程,快要上高速时接到酒店前台电话,说在包老头的枕头下发现有现金和证件,退房时没仔细看,直到更换被套才发现,因为里面有包老头的身份证,所以能直接确定就是包老头遗忘的。

得知我们快上高速,这时候返回去拿肯定不太科学了。酒店前台主动说,现金用微信转过来,证件马上联系顺丰发过来。这正合我意,现金也不多,金额对得上,3分钟的电话什么都搞定了。完后包老头加了人微信,痛痛快快一个转帐就过来。回去后第二天,顺丰就打电话派件。

总之,整个体验非常好。

第二次

上个礼拜,独自一人到C市出差。本来预安排的就是两天的工作量,所以就直接预定了酒店,通过艺龙网定的途家网的公寓式酒店。

住进去感觉还不错,装修风格很贴近家装,也没什么味道。C市现在很多这样的楼盘,一层楼30多个房间,每间套内约20个平方米,基本都被改成了单身公寓对外出租或者被途家网这样的酒店集团整层租下来改成酒店。

住了一晚后,退房不表。

过了两天翻挎包才发现充电器不见了。因为出差回来挎包就扔在公司没管,打开后啥都有就是没有充电器,所以我肯定是遗忘在酒店了。这个充电器是iPhone附带的原装充电器,京东上要卖150左右,虽然不多,白白损失还是很可惜的。

立马打电话给酒店前台,说是客房部没上班。过几个小时再打,这次上班了,但上班的人不是那天接待我的人,所以建议我再换个时间打。

然后我就打了途家网的400全国呼叫中心的电话,听完我的经历后,接线员说很抱歉,因为我的订单不是通过途家网定的,而是艺龙网定的,所以他们没法处理。

这种踢皮球的风格倒很像很政府部门打交道,于是我只好打艺龙网热线,毕竟是通过艺龙网预定的。艺龙网显得比较重视,说10分钟内给我回复。10分钟不到回电了,说已与酒店沟通,酒店答复客房部当时的值班人员目前未上班,等上班了第一时间给我回复。

所以在浪费2钟头打了一通电话后,我仍然不知道酒店是否看到了我的充电器,以及我能否要回来。

在艺龙网的督促下,途家酒店第二天回复了:充电器在客房部,并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快递给我,邮费自付。

这次遗失的充电器虽然也很快找回来了,而且主要责任也在我,但我纳闷的是,途家网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处理这类事情吗?服务员在收拾房间时,发现客人忘带走的东西就可以不声张、据为己有吗?

上个月,刷微博时看到有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丹麦警方在海滩上发现一具无头无四肢的女尸….   今早警方通报,经过DNA比对,确认这名女尸为失踪的女记者。尸体的头和肢体都有被人为截掉的痕迹,同时尸体被切开(防止死后体内气体发酵将尸体浮上海面),还绑有金属(为了沉底), 潜艇内也找到了她的血迹

点开详情,说的是有位叫Madsen的丹麦人热衷于制造各种奇怪的东西,2008年的时候他设计了一艘潜水艇并命名为“鹦鹉螺号”(Nautilus)。今年8月,Madsen邀请一位瑞典女记者参观报道他的潜水艇,之后,女记者神秘失踪,再之后,女记者的尸体被冲上海滩。

这背后的凶杀案件就不详细分析了,但是这潜水艇的名字——“鹦鹉螺号”(Nautilus)估计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没错,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经典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就是说的一个博物学家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尼摩船长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海里周游世界的故事。知道这部小说很久了,但真正接触并读完是上个月的事,读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上面那条新闻,还真是凑巧啊。

95版神秘岛截图

我很喜欢凡尔纳的小说,他笔下的人物就如同他本人一样,往往拥有博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用生动的方式演绎出来,整个过程就如同玩《模拟人生》这样的模拟经营类游戏一样,充满了成就感。最早接触凡尔纳是9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了一季的《神秘岛》,该剧根据凡尔纳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群乘坐热气球飘落在孤岛上的人们勤恳开拓的故事。具体播出时间已经忘记了,大概是1995——1997年之间,我还在读小学,断断续续看过十来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个怪老头(也就是鹦鹉螺号潜水艇的主人尼摩船长)一直躲在潜水艇里用潜望镜偷窥岛民的生活起居。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早的美剧。

我对这种荒岛生存类的故事天生就感兴趣。我极少玩游戏,玩的比较多的就是《孤岛危机》系列。大学时,追的几部美剧中,也有一部此类题材的,估计好多人都看过,名字叫《迷失》(LOST),总共六季,我反复看了三遍。《迷失》的创意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凡尔纳的《神秘岛》,但《迷失》的架构更为庞大,除了荒岛生存外,还引入了时空概念,并且看似毫无关联的一群乘客,通过剧情的推移,其实每个人都和其他人有过交集。但比较坑的是,《迷失》的编剧在剧中挖了很多坑没填,剧终时草草结尾,好多问题都没有确切的回答,成为一个遗憾。

《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两部,还有一部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里不得不又说到巧合的事了。念初中时有次跑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该图书馆常年关闭,主要作用是装点门面),鬼使神差中借了一本泛黄的旧书,就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开始读这本书就被剧情吸引了,当然现在大部分情节都已忘记,依稀记得书中一群人到了新西兰,接触到当地土人毛利人的情形。

前面说过,凡尔纳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他生于19世纪中期,他创作小说的年代刚好处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对工业经济的崇拜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人们推崇博物学家式的科学家,人们喜欢看到用百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下,凡尔纳的作品应运而生。在《神秘岛》中,以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为首的5个美国人几乎处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了岛的经纬度,岛上高山的海拔高度,建起了陶土砖厂,合成了硝化甘油,制造了玻璃、铁器、船舶,驯养了家禽,甚至制造了电报线路……整个过程既有趣,又好玩。有人评价说,现在的科学家空降到荒岛上,保证什么也制造不了,只能等死。但同样的,如果真按照《神秘岛》书中给的方法制作炸药,估计会粉身碎骨。只能说,那个年代的科技十分粗放,社会分工也不如现在这样精细。

最后,再说一个问题。总体上看,凡尔纳的立场应该是倾向于美国北方自由废奴派的,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给博物学家主角安排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奴仆,在《神秘岛》里,也给工程师主角安排了一个衷心追随的黑人奴仆,这与凡尔纳的立场似乎又有所冲突。

P.S:好不容易找到了95版《神秘岛》的片源(英语中字),在百度网盘上,有需要的话可留言索取。

庆大霉素耳毒性论文

庆大霉素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广谱抗生素,研制成功那年(1969年)正好召开九大,所以取名为“庆大霉素”,意为庆祝九大以及工人阶级的伟大。然而我要说的是,鉴于庆大霉素潜在的高风险性,请不要给儿童使用。

虽然我曾经在医科大学念过几年书,但我并不是学的临床专业,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临床医务工作,所以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一般不在医学问题上跟人争执,有毛病看医生,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但这一次,我发现医生不靠谱起来,很可怕。

我女儿连续几天腹泻,症状比较轻微,就是每天拉3-4次,大便性状改变,无呕吐、发烧等其他症状,精神状态好,食欲略微下降。在第5天还没有恢复正常,就带去本地的人民医院看儿科。

做了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轮状病毒检查后,发现:轮状病毒阴性;大便常规显示白细胞和吞噬细胞增多。医生判定为细菌性感染引起腹泻。开药时,医生说,吃双歧杆菌和庆大霉素即可,两种药间隔2小时吃,一天三次,另外有个中药制剂的喷雾剂不定时喷即可。

医生提到“庆大霉素”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隐约记得这个药是不能给小孩吃的,出于对医生的尊重,我并没有当场提出来。但奇怪的是,医生最终开的处方笺里却没有庆大霉素。医生解释说:庆大霉素需要自己去外面买,医院药房里都是注射用的,没有口服的。

回来后我咨询了几位医院的朋友,他们给的一致意见是:绝对不要给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不管是注射还是口服。

然后查了下维普数据库的论文,关于庆大霉素副作用的文章很多(比如这篇)。医学界对于庆大霉素这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研究已经多年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医生偏爱使用庆大霉素的原因是此药价格便宜、效果极好,可以说是一种亲民的抗生素。但注射庆大霉素导致的耳聋、肾病等严重后果,早期根本没有研究,自然也没有引起重视。现在临床上一般是不给儿童注射庆大霉素了,口服的品种也会在说明书上写明儿童和老人慎用。尽管如此,庆大霉素作为一种价格便宜、获取容易(普通药房无需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加上门诊医生不负责任的推荐使用,对绝大多数没有医学常识的老百姓而言,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研究表明,在胃肠道出现病变期间口服庆大霉素,是有可能入血后引发中毒症状的。从听力下降,直至耳聋,这个过程如果发生在幼儿身上,家长可能根本无法察觉,真正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在给我女儿连续使用3天双歧杆菌后,腹泻症状基本消失。

这件事让我十分后怕。

第一,要是我没有注意到庆大霉素这个药怎么办?

第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具有医学常识的人,他们该不该无条件信任医生?

第三,医生口头指定用药,而没有写进处方笺,一旦出现问题,该如何举证?

当然,必须声明的是,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我也没有说庆大霉素一定导致耳聋或者肾病,但基于目前的证据(医学论文、临床医生的经验),庆大霉素用于儿童是极不合适的。即便要用,也必须同时监测血药浓度,像我遇到的儿科医生那样让患者自行购买、服用是严重不负责的行为。

延伸阅读:每年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孩子生命安全谁埋单


日版《深夜食堂》


国产《深夜食堂》

黄磊老师主演的山寨版《深夜食堂》一经推出就收获骂声无数,目前豆瓣评分2.5分(日本原版《深夜食堂》评分9.2分)。从官方发布的海报和视频截图看,山寨版和原版在人物造型、场地布景、故事情节等各方面高度雷同,可以说是山寨出了新高度,也难怪观众打分太低。

与国产电视剧相比,日剧制作精良,特别是在刻画普通人物、描写日常生活方面,日本人有丰富的经验和好的作品,老一辈的人很多都看过《血疑》《东京爱情故事》这样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我很少看日剧,这几年来唯一看过的一部日剧是警视厅公安部公安第五课。但在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这个题材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翻拍日本的。我们有辽阔的国土面积和多达56个民族,食物的花样、种类以及背后的故事估计几百集、几千集都讲不完,央视当年拍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成功的例子。

既然我们关于食物的题材很多,而原版《深夜食堂》又带有深深的日本饮食文化印迹,那为什么制片方还如此拙劣地山寨呢?我觉得答案是:追求短暂利益。纵观这几年内地的综艺节目就不难发现,国外什么节目火,立马就购买版权,克隆出几乎一模一样的节目出来:《荷兰好声音》火了,马上推出《中国好声音》,《美国达人秀》好看,我们立刻有《中国达人秀》,韩国出了个《无限挑战》,我们马上《极限挑战》跟上……虽然质量达不到原版水平,但因为有原版的火爆表现保证,制片方对于收视率和盈利并不担心。并且,即便看过原版的人对山寨版嗤之以鼻,但没看过的还是占大多数呀,要知道在中国,把握家里遥控板的主要就是家庭主妇和老人,能在网上率先看过原版《深夜食堂的》多是年轻人,这部分人本来就不是目标观众群体啊。

最终来看,各种山寨电视剧横行对市场来说并不是好事。制片人、编剧们不是去深入发掘身边的真实故事,而一窝蜂地分析、抄袭国外成熟电视剧。山寨品以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短时间内让资本获得了回报,长此以往,必然引导更多观众直接观看美剧、韩剧和日剧,就更无人看国产剧了。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在我爱上博尔赫斯的年纪,却错过了让我认识博尔赫斯的女生。

博尔赫斯是谁?

有人说,伟大的作家都是上帝的私生子,无疑,博尔赫斯绝对是其中一个。博尔赫斯1899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小就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大量书籍;1914年,博尔赫斯随家人游历欧洲,并如饥似渴浏览世界名著,这期间就如同武侠小说中主人公无意中捡到失传的武功秘籍一样,进步神速;后来,就好像命运的安排一样,1921年博尔赫斯回到家乡布宜诺斯艾利斯,并终身在此地公共图书馆工作,这又如同武侠小说中,绝世高手躲藏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终身执着于内功心法的进步一样。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借助图书管理员这份平凡无奇的工作,博尔赫斯能以更加便利的方式阅读世界各国文学作品,这为他积累创作资源、释放创作灵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创作天赋,使得博尔赫斯在写作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他是一个全能型的作家——他的诗歌隽永而细腻,他独创的迷宫式小说为文学创作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他的散文简洁而巧妙。他被称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他是文学史上无法避开的一代巨匠。

她让我爱上了博尔赫斯

我们都有过青春。
青春是笑,是歌颂,是热烈,更是伟大。在那个荷尔蒙胡乱飞舞的青春岁月,我习惯于在每天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后,绕着学校操场一圈一圈慢跑来应对高考带给我的无尽压力。
彼时,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按时起床、吃饭、上课、写作业、跑步。她是我们班上一位普通女生,长发、干净,皮肤白皙,还有一点婴儿肥。多年以后,我在重庆西城天街UME电影院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时不禁泪流满面甚至抽泣——剧中沈佳宜拿笔的手势、嘟嘴的表情、生气时的样子,都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她。同行的女伴问我怎么了,我只能说被剧情所感动。

我大概是很喜欢她的,不然也不至于看到她就会心脏狂跳,所以在写作业时我会尽量避免将目光汇聚在她身上,不然一定会发生无法按时完成作业的糟糕事件。我很害怕破坏这份纯真和平静的美好,所以只能乐观地憧憬着熬过艰苦的高三,步入大学后就能鼓起勇气正大光明地追求她。

偏偏命运打破了这份美好的平静,就像当年那首烂大街的歌唱的一样:上天让我们相遇得太早,对于缘分却又给得太少。有天上晚自习时,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话的她,却写了一张小纸条传给我,上面写着:

你有读过博尔赫斯的诗吗?^_^ 欣

在打开纸条的那一刹那,我承认是无比激动的,差点就从凳子上跳起来大声呼喊:女神给我写纸条了!当然,内敛的我,是不允许做出这样无礼举动的。我将小纸条压在数学练习册里,反复默读上面的内容。嗯?博尔赫斯,这是什么鬼?但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接近她的绝佳机会,一定要紧紧抓住。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冒险的举动,给她回复了一条,内容是:

我读过,怎么了?

过了一会儿,一张新的小纸条越过我们之间的几位同学传了过来:

啊,真的吗?我在读博尔赫斯的诗集,有一首诗不是很明白,想让你帮我分析下。
《雨》——by: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如果那个时候有手机的话,我可以给她一个完美的解释,然而并没有,我只能硬着头皮仔细品读这首诗,同时还得提防随时可能走进来的班主任老师。几分钟后,我回复如下:

雨、黑葡萄、黄昏、暮色,这些让人联想到寒冷和凄凉,幸福、玫瑰、鲜红,这些让人联想到的内容又刚好相反,所以作者用强烈的对比来表达心中的情感,以及对死去父亲的回忆。

在拜托“邮差们”将我的小纸条传回去后,我陷入了躁动和不安中。为什么班上这么多人,偏偏向我问关于诗歌的问题?她是喜欢我吗?接下来我要怎样做?课间休息时,男生女生们在互相打闹放松,她仍然在自己的位置上,随意地扭扭脖子、甩甩手,并没有向我走过来面对面讨论,这更让我觉得她是喜欢我的,所以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跟我聊天,以免被人发现。
继续晚自习,在埋头写作业时,突然又收到一张小纸条,不用说,是她写的:

希望没有打扰到你学习!我觉得你对《雨》的分析很好,所以你能帮我再分析下另外一首诗吗?
《余晖》——by:博尔赫斯
日落总是令人不安
无论它浮华富丽还是一贫如洗,
但尚且更加令人不安的
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
……
在我们觉察到它的虚假之时
就像一个梦破灭
在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

我放下手中的英语阅读理解,开始做这道中文阅读理解,不得不说,这首诗写得很美,简单而凝练,所以我回复道: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之天性,夕阳很美,余晖也很漂亮,但它却是最容易转瞬即逝的。当余晖停留在地平线的那短暂时间里,它是美丽而自负的,但博尔赫斯想到的却是它消失后的情形,那黑暗令人感到恐惧,就如同我们在梦中发现自己在做梦一样。

但最终我还是错过了她

有一种状态叫做“朋友之上,恋人未满”。
我和她大概就是处于这种微妙的状态之中。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传递小纸条进行的,但内容已经从博尔赫斯谈到了对感情的理解、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以及曾经一段感情经历带给她的困扰。她会鼓励我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她会在星期天下午到学校时在我课桌里放点心和水果,她会在我生日那天买礼物然后托另外的同学转给我,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她“我喜欢你”,也没有牵过手,没有约过会。我想大概是时机未到。

在压力巨大的高三生活中,她带着博尔赫斯的出现,让我生活充满了阳光雨露,我像获得了新生一般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但我知道,那时候的我并没有任何资本和条件能给她以未来的承诺,那样的苦读环境也不允许谈情说爱,于是我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那份纯真和美好,直到高三毕业。放榜后,我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而她却落榜了。随后,她参加复读补习班,我赴另外的城市成为大学新鲜人。

她如同插画中的女孩一样,让我可望而不可触

在经历了魔鬼般的炼狱后,大学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切让我充满新鲜感。没课的时候,我喜欢泡在学校图书馆里,疯狂阅读博尔赫斯的散文和小说,上网搜索关于博尔赫斯的资讯,了解他的经历和思想。我期待着待她熬出来后,能一起愉快地交流博尔赫斯的一切。沉迷在博尔赫斯的世界里,我逐渐被这位文学大师的创作所感动,好的作品是不分国界的,我很难评判不同作品的翻译水平高低,但不管是哪一个版本的小说或散文,博尔赫斯笔下的世界总能让人赞叹称奇,那宏伟的想象力和复杂巧妙的构思,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无限可能性。这位伟大的文学大师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以至于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甚至有点糟糕。他对文学的痴迷让他忘记了自己作为男人的本能,所以外界认为他是“性无能”,他直到68岁才结了一个形式上的“婚”,然后在3年后迅速离异。出于对长期照顾自己的秘书的厚爱,他在临死前与玛丽亚·儿玉完婚,并将所有财产全部交给了她。

终于等到她第二个高三生活结束。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命运喜欢捉弄人——她考上了我所在的大学,但并不在同一个校区。军训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去看她,我猜想这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阻挡我们在一起了吧。
可惜,我还是错了。
她收下了《小径分岔的花园》,微风吹起她的长发,空气中立马混入了一种好闻的味道,我和她并肩走在校园里,那个时候的我,已经能随口摆谈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了,我说到博尔赫斯不幸的婚姻生活,他和他第二任妻子也同时是他秘书的玛丽亚•儿玉之间的复杂感情,《小径分叉的花园》里迷宫式的写作手法,以及各种不同翻译版本的优劣等等。
末了,我压制住几乎要跳跃而出的心,轻轻对她说:做我女朋友吧。
她并没有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到,像是早有预料一样,她将《小径分叉的花园》抱在  胸前,垂头平静地说:你很好,也很优秀,但我们不适合。
我已经忘了自己是怎样回到学校宿舍的,我失魂落魄般躺在床上,脑海一片空白,在夜深的时候,收到她的短信息:

真的抱歉我伤害到你了。很谢谢在高三那段时间,也是我最无助、最难过的时间里,你给了我最有效的安慰和照顾。你真的很优秀,所以你也应该很清楚,感情是无法强求的,你一定会遇到更好的女生。欣。

我关掉手机,强迫自己睡去。
经过一段时期的冷静后,我终于可以好好地梳理我和她之间的点点滴滴。不得不承认,同龄的女生比男生要更加成熟,是我错误地理解了我俩之间的关系,而她可以很明白地告诉我“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她就如同炎热夏天的一支冰激凌一样,让人垂涎欲滴,但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于我们认为美好的东西,并不是一定要占有才是爱,做平等相处的朋友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想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仍然感到十分沮丧。

2013年夏天,一个燥热不安的深夜,结束劳累的应酬后,我坐着一辆出租车疾驰在重庆江北区北滨路上,我摇下车窗试图让头脑稍微清醒一点,车载广播胡乱播着各种夸张而无聊的广告之后,开始了一个深夜访谈节目,一位嘉宾的话迅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道:“博尔赫斯在国内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他影响了包括余华在内的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家,但我们真的读懂了博尔赫斯吗?我们更多的是停留在他构筑的故事空间中,而不是……”
听着广播,我慢慢摸出手机,给那个久未联系的号码发去一条短信息,算是给我们之间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谢谢你,带我走进了博尔赫斯的世界,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有如此优秀的作家。

(全文完)

备注:本文已同步发表在我的简书专栏。

本文系话题博文活动参赛作品,感谢本次活动赞助者:小懿醉卧烟雨忘想牧南子

本次活动由个站商店提供冠名支持。

参加本次话题博文活动的还有:
大致:钗头凤·重逢
醉卧烟雨:写给儿时的火烈鸟
姜辰:雨中客,送伞人
兽性大发:暗恋的味道
曲曲:老爸的柔情
大鹏:初恋
阿钧:愿走三生三世
六十一:对不起,给不了你想要的幸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在这个纸质书阅读越来越小众、线下书店越来越难以为继的时代,世界读书日的头一天却发生了一件似乎让文化界斯文扫地的事件:位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的朴道草堂书店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称:

4月21号,政府告知,书店门口要求封闭,原因是影响市容。我们所持的所有营业执照及许可证被指无任何作用。书店厄运终于来临。

城管执法

在该文中,戴安全头盔穿红背心的城管执法人员与书店古色古香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对宣泄感情的尺度拿捏得十分到位,让人怜惜和愤怒。经过微博大V的转发和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后,这篇文章迅速登上热门,成为昨日的刷屏事件。一帮平时就不怎么看书的网友此时爱心泛滥、对书店即将倒闭的厄运痛惜不已,整个情况就像陷入到了一场全民捉拿“凶手”的游戏之中。

按照“中国互联网热点新闻3天之内必有反转”的定理,另外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又迅速流传开来:曾在今年1月份实地采访过朴道草堂书店的记者写下了这篇《谁TM有空杀死这家进后院要收100块钱的书店 》。这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剑指《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全文看下来完全是对朴道草堂书店的深入指控,摆事实、讲道理,似乎让人不得不服,至少在新浪微博上一群大V转发时又纷纷表示:哦,情况原来是这样!

围观“杀死书店”这件事,正确的姿势是将双方的论点论据以及背后隐含的事实罗列出来,这样一看就明、一读就知,而不是主动配合当事人的挥泪倾诉,不知觉陷入到无边的胡乱想象之中。鉴于“杀死书店”这个热点事件中涉及到各执一词的两方(即书店方、记者方),那我们就从双方的文章中提取最具争议和话题性的两个事项,然后看看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第一,朴道草堂书店是否被强制关停?

这也是双方争议最大、本事件最核心的问题。
书店方的说法是:

“书店厄运终于来临”,“城管封门是分分钟的事”(并配了城管拆封其他店的图片),“后来城管突然来袭,不问因由,就直接给(灯箱)拆掉了”,“整治开墙打洞以最粗暴、最丑陋的方式在整个城市推进。”,“这一次算是政府懂我心思,成全了我的安静”。

记者方的说法是:

“谁TM说要关停了?”,“城管要求封堵的……是那扇以“开墙打洞”的方式穿凿出来的……水泥门”,同时指出房产所有者“私自加盖二楼”,“只是让你把穿墙打洞的水泥大门改回去,恢复北京原样旧貌,没有人让你们关店”。

综合双方文章内容,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并没有强制关停这家书店。事实上,在证照齐全的前提下,政府部门不会有闲心来管一家书店的前途和命运。朴道草堂书店当下真正遇到的问题是违法建设影响了城市形象,违反了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法规,无论是拆掉书店外的灯箱,还是整治拆除“开墙打洞”这种违建行为,都是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行为而已,与书店本身的经营或关闭没有任何关联。尤其是在北京核心范围内的区域,政府部门对违法建设几乎是零容忍的,怎么可能指望城管以温柔礼貌的方式来整治违建呢?

第二,书店的经营策略是否有问题?

书店收费告示

开一家书店、花店或咖啡店,是很多涉世未深、少不更事的文艺青年的憧憬和愿望,大部分人还没来得及实现愿望就被现实打败,而少部分人依靠各种努力终于开上了书店、花店或咖啡店,最后99.99%又被惨淡的业绩打败了。那么,朴道草堂书店的经营策略是怎样的,它成功了吗?

书店方的说法是:

“开书店九年,南锣越来越火,书店依然安静”,“如果你了解过一个人对于书籍曾经多么饥渴,就会理解为什么我愿意默默在这里做个卖书人”,“如今开书店并不容易,赔钱自不必说”。

记者方的说法是:

“这家书店进后堂需要交100块钱”,“进门最少购买一本书”,“菜单没有了,茶水是随意给的,茶水不论品种、茶点时有时无”,“,店面所在地,是数年前老周购买的,现已属于私产”。

综合双方的说法, 朴道草堂书店不论是“进门必须买一本书”,还是“进后堂需要交100块钱”,这都属于书店方自己的经营策略,理论上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进门必须买书的规定属于强制最低消费条款,这早就在2015年就被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所禁止。但书店方的经营策略表明,在南锣鼓巷这样一个繁华商业区开办一家书店其实是很难赚到钱的,即便是最低消费条款和高额看书费用规定同时存在,与此地的门店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收入。所幸的是,书店经营者没有店面租金的压力,这座院落早已被其购买,他想开什么店,制定什么规矩,和其他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围观群众就别瞎操心了。

最后,小小地谈下实体书店

近年来,线下书体书店倒闭的新闻屡见报端,社会舆论逐渐形成了我们不爱看书了这个奇怪的结论。还在继续坚守的实体书店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样,照亮我们前往文明的路途。但实体书店倒闭与我们不爱看书之间是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始终会被更先进的所替代,不光是书店,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线下书店其实是有很多弊端的,比如:占地面积大,抬高了经营成本;书籍品类少的话吸引不了人,种类多又会挤占现金流增大库存;来回书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等。幸亏网上书店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网上购书通常比实体店便宜,而且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更方便了解其他人的评价,足不出户完成购书等等。Kindle电子书等产品的兴起,又解决了携带纸质书不方便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杀死书店”不过是顺应时代潮流罢了,书店被杀也并不是那么恐怖和不可开交的事情,说到底看书只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哪有那么多矫情和感动。

本文已发布在我的简书专栏

有一句口号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各个中小学校的操场通常都会有的,那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这句话来源于1952年6月10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的题词,可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锻炼身体已经提高到了保家卫国的政治高度。

5724567-9a6c075be666b1e0.jpg

领袖的号召

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赛事活动,比如NBA、欧冠、英超、西甲这类专业性赛事,当然影响力最大、参与国家最广、比赛项目最多的体育盛会还得数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各国文化交流,顺便切磋一下体育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这么多年过去,我个人感觉奥运会已经慢慢变成了“比赛第一”,各个参赛国家都希望通过夺取比赛胜利的方式来展现国家实力,所以现代奥运会无可避免地同兴奋剂丑闻、裁判黑哨等联系在了一起,有点背离了奥运会初衷。

一、引言

当然,在很久以前奥运会还是比较突出“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这个共识的,比如1972年夏天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办的奥运会,熟悉历史的同志就知道,那个年代刚好处于苏联、美国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立形势十分严峻,彼时,苏联尚未解体,德国一分为二,可以说世界形势很微妙。在这样一个暂时放下意识形态争议,共同投入到体育比赛活动的背景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11名无辜的以色列奥运代表队成员被巴勒斯坦恐怖组织“黑色九月”残忍杀害。

俗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所以,针对这种反人类的暴行,受害国以色列迅速展开了报复行动,组建专门团队在全球范围内追杀涉案恐怖分子。整个追杀的过程就是《天谴行动》的主要内容。

世界上有很多情报组织,最出名的有俄罗斯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六处,以及——中国北京朝阳区群众。以色列摩萨德历经两届政府,以数百万美元的代价终于爆了慕尼黑惨案的一箭之仇。清除“黑色九月”恐怖组织头目是二十世纪中,摩萨德实施的最大规模的跨国暗杀行动。但这次行动的具体细节,至今以色列政府都未解密半个字。

二、以色列为什么会遭到恐怖组织袭击?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以犹太人为主要民族的以色列,地处的西亚地区大部分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自1948年艰难复国后,长期处于周边国家的攻击之中。特别是1948年——1982年期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因为领土争端而引发的五次“中东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最长的战争。五次中东战争让西亚和北非多年处于战火纷飞之中,在战争中死去的平民百姓和军人不计其数,虽然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多次调和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协议,大规模的交火成为了历史的尘埃,但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由此催生了不计其数的暗杀组织。

三、摩萨德是如何开展复仇行动的?

今天,我们也许对基地组织、ISIS、车臣等恐怖组织无休止的暗杀行动已经感觉到麻木,对国际社会漫长而又无休止的磋商、谈判、决议也早已厌倦。不禁会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把ISIS的头目全部干掉?和旷日持久的空袭,毫无战斗力的地面部队相比,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看起来更为合理,也更有心理上的威慑力。当年的以色列就是这样想的,既然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敢于公然挑衅,那么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恐怖组织的领导人全部杀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5724567-fa493c43df99316d.jpg

时任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

所以,慕尼黑惨案发生后,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一间神秘的办公室里,一个老妇人盯着前一天的电视画面,她的眼睛里充满怒火但神色依然平静。她对屋子里面的人说:先生们,我想你们清楚应该怎么办。说话的老妇人就是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梅厄夫人(GoldaMeir)。至今为止,在国际政坛上,能够享有铁娘子称号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另一个就是这个态度强硬的老太太。随后,梅厄夫人授权摩萨德,开出了一张11人的恐怖分子名单,命令摩萨德特工小组秘密进入欧洲,追杀名单上所有的人。有11名以色列人被谋害,那么就要用11名恐怖分子的性命做偿还,一命还一命。

阿夫纳——本书的主人公,是摩萨德行动中的一名组长,在他执行完任务之后,脱离了摩萨德,移民美国。多年以后,他委托加拿大著名作家乔治•乔纳斯写了一本回忆录,这本《天谴行动》以阿夫纳的视角记录了他们这个5人小组在欧洲所有的暗杀行动,以及他和摩萨德之间的所有恩怨。这本500多页的《天谴行动》主要就是描述这个5人小组如何在欧洲开展暗杀行动,书里记载的那些人有名有姓,曾经在报章杂志上出现,是真实存在过的血肉之躯,然后被摩萨德特工用子弹或者炸药从世界上彻底抹掉。

这9个目标人物分别是:

  1. 慕尼黑惨案的主谋者阿里•哈桑•萨拉梅,黑色九月首脑。

  2. 阿布•达乌德,“黑色九月”的爆破专家,萨利迈的老同学,慕尼黑惨案的同谋者。

  3. 马赫穆德•哈姆沙里,知识分子,是“黑色九月”驻巴黎的外交官,也是巴解组织的发言人。

  4. 瓦埃勒•泽维特尔也是个知识分子,诗人,是“黑色九月”驻意大利的负责人。

  5. 法学教授巴西尔•库拜西博士,参与了为“黑色九月”提供武器的活动。

  6. 卡马勒•纳塞尔,是“法塔赫”组织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巴解组织的发言人。

  7. 凯马勒•阿德万,负责“法塔赫”在以色列占领区搞破坏活动。

  8. 马赫穆德•尤素福•纳杰尔,又名叫阿布•尤素福,巴解组织的高级官员之一,专门负责“法塔赫”和“黑色九月”之间的联络工作。

  9. 穆罕默德•布迪亚,“黑色九月”的外交部长。

  10. 侯赛因•阿巴德•希尔,他是巴解组织与克格勃之间的联络官。

  11. 瓦迪•哈达德博士,“黑色九月”的高级谋士。

这11个人我就不一一介绍,反正大家都不认识,不过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以色列人在这次行动上体现了惊人的创意。摩萨德紧急召集特工,进行多轮测试,遴选出合适的人。然后,根据特长把他们分进不同的小组。小组和小组之间并不知道对方存在,只有看新闻才能猜测是不是自己人在行动。在派遣至欧洲之前,摩萨德把这批特工全部开除,清理他们所有和以色列有关的信息。最后,也是最绝的一点:行动小组和摩萨德中断一切联系,摩萨德只负责往小组成员的银行户头打款,不下达任何指令。小组完全脱离摩萨德指挥,自行在欧洲建立情报网,收买线人,置办武器装备,部署和执行暗杀任务。简单说,行动小组本身按照恐怖组织的方式行事,摩萨德事先也不可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摩萨德行动小组的暗杀流程:

潜入欧洲——伪造身份——购买情报——执行暗杀——更换目标

摩萨德的特工在欧洲行动,需要情报上的支持。那么,谁拥有这些恐怖分子行踪的情报呢?答案是:恐怖分子本身。恐怖分子山头林立,背后有不同的金主支持。阿夫纳他们孑然一身空降欧洲,不能使用摩萨德的任何资源,唯一的选择就是联系遍布欧洲的恐怖分子情报网。而所有的情报都有价格,所有的后援都需要现金,于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出现了:摩萨德在打击恐怖分子的过程中,不断向恐怖分子情报网输入金钱。而这些金钱,又不断壮大着各种恐怖组织。

5724567-a66b0bf63ddef5a8.jpg

摩萨德徽章文字:无智谋的人倒下了,但智勇双全的人保护你。

从摩萨德特工暗杀的流程看,要杀死一个人实在太简单了,只需要花钱购买目标人物的情报信息,然后再用炸弹炸死即可,甚而至于,只要你肯花钱,情报组织还可以为你提供假护照、手枪弹药、汽车等全套装备,让你放心杀人、全身而退。从这点看,隐藏在背后的情报组织其实才是最厉害的,作者在书中也暗示了这一点,情报组织既然可以给摩萨德提供“黑色九月”领导者的情报,同样的,“黑色九月”也可以花钱找情报组织购买摩萨德特工的情报,情报组织真正实现了坐庄通吃的效果。

第三、摩萨德的行动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

在经历了最初几次的成功暗杀后,阿夫纳5人小组中有3个人先后被恐怖分子杀害或者死于意外事故,行动力量大为削弱。阿夫纳最终还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的报复行动对遏制恐怖分子并没有产生任何有效的作用,甚至,他们为情报组织支付的巨额费用,很多都间接流入了更多的恐怖组织的口袋。

阿夫纳的认识是正确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基地组织常年被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但打破地区军事生态平衡后,更为极端更为残暴的ISIS突然崛起。中东仍旧处于战乱之中。

报复与反报复:摩萨德的暗杀行动引起了巴勒斯坦“黑色九月”恐怖组织的一连串反报复行为——1972年10月,通过邮包炸弹炸死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馆参事AmiShachori;1973年1月23日,当街杀死摩萨德在马德里的特工,3月1日8名巴勒斯坦民兵闯入沙特阿拉伯驻苏丹领事馆,杀死3名外交官,7月1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杀死一名上校,8月5日在雅典机场漫无目的射杀无辜群众导致3死55伤……

可以说,这场耗费数百万美元的暗杀行动虽然报了一箭之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结束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所以也很难得出结论,这场行动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摩萨德组织的这次暗杀行动是正义的吗?从表面看,这是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屠杀无辜运动员的报复行为,但巴勒斯坦可以说犹太人侵占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然后以色列又可以说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属于犹太人的,理由是公元前11世纪就在这里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这样扯下去是永远扯不清楚的,而且前面已经说过,在摩萨德对黑色九月开展报复行动后,迅速就遭到了更加残酷的反报复,然后无限循环下去,直到今天,两个国家之间还处于对立之中。

本书的主人公,一开始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所感召,自愿加入到摩萨德组织中成为一名暗杀小组的组长,但是无休止的杀戮让他感到厌倦,新的恐怖组织不断崛起让他感到挫败,总是独守空房的妻子唤起了他守护家庭的责任,身边的特工伙伴一个一个死于非命让他愧疚难安,这一系列因素让他决定离开摩萨德,回归正常世界。然而,摩萨德怎么会轻易允许手下的优秀特工脱离组织呢?书中描写了摩萨德是如何劝阻那些要离开组织的特工的,先是三番五次面谈劝说,然后冻结财产让你陷入经济困境,随后用你挚爱家人的生命来威胁你……

最后,幸运的是,主人公阿夫纳最终还是彻底脱离了摩萨德,在美国隐姓埋名,过上了正常生活。

本文已发布在我的简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