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00428787.jpg

昨天上午刷微博时看到一个预告片,配的文字说“再现了杨柳松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故事”,当即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完预告片,心潮澎湃,马上定了晚上唯一的一场《七十七天》电影票。

杨柳松穿越羌塘的故事,2010年9月开始在著名户外论坛8264上连载,我看到这篇纪实连载时,正好是刚在大学接触骑行不久,念念叨叨要骑川藏线的时候。杨柳松确实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骑行前辈,他穿越羌塘的勇气、其间的艰难险阻以及沿途的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的是,这段经历这么快就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两天正在国内热映。

看完电影《七十七天》,最大的感觉是:风景太美了!随便一帧画面就可以截个图作为风景明信片。相比网上的纪实连载,电影增加了一条支线,即男主角穿越之前遇到的女摄影师的故事。老实说,增加的角色以及支线情节很没必要,但从电影的角度讲,这样或许显得整部电影更加丰满,避免成为一部孤独的纪录片。

在今天,骑行川藏线、青藏线等,以及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举动,然而,单人单骑穿越羌塘这样自然环境险恶的无人区仍然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理解的是,这种行为确实没有太大的社会意义,但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在没有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对他自身而言就有了全部的动力和意义。

年少时,我也曾向往做一个户外探险者。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逃避世俗,而是想亲自用脚步去丈量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书架上这类书籍也占了好多位置,比如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日本,一路骑下去》,雷克的《徒步中国》,雷殿生的《31天穿越罗布泊》,谷岳的《一路向南,我的拉美摩托车日记》等等。

现在,我已经很少骑自行车,在可预期的未来,我大概也很难再有时间或精力长途骑行。不过,对这些敢于秘境探险的人们,我保持着最大的敬意。

最后,附送一段袁弘透露的一些背后故事

@袁弘:#电影七十七天# 导演赵汉唐原来叫赵毅,在我们那版射雕英雄传里扮演我师父丘处机,在我印象中老赵是一个除了偶尔拍戏,其余时间都生活在无人区的男人,就像他的微博名字@赵毅-总不在家的赵总 ,我俩在北京还曾住在一个小区过,可惜,我也是个老不在家的男人,所以邻居之间也就见过一次。第一次听说他要拍这个电影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部不可能完成的电影,太难拍了,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资,可他却执意要做。再后来,听说他养了狼,听说他找来了李屏宾老师做摄影,听说他找到@江小爬LOVE 愿意来演女一号,又听说这部电影拍拍停停,钱用完了就停工,老赵找着钱了再接着拍,找多少钱拍多少戏,拍完了再停下找钱……一切听起来,都让人觉得这部电影一直走在失败和奇迹的中间的那根钢丝上。每次看到剧照@晏斐大叔 发过来的照片,我都感觉这是个在外星球工作的剧组,说不清是该羡慕还是该同情。最终,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部电影完成了,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这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奇迹。

1508728536895436.jpg

昨天下午去看了《王牌特工2:黄金圈》(Kingsman: The Golden Circle),网上买票的时候发现我是第一个购票,当时离电影开场不到一个小时。我还以为又能包场看电影了,没想到去了后还是有七八个观众的。和《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火爆程度相比,《黄金圈》在线上线下就显得过于冷清了,豆瓣上的评分目前也只有7.3,远不及第一部的8.4。

看完整场电影,我的感觉是:虽不如第一部带给我的惊喜大,但整体上节奏很快、叙事流畅、情节丰满,观看体验很不错,全程基本无尿点,我可以给到8分。

首先说下我觉得好看之处。

开场的街头飙车打斗戏很紧张刺激,机械铁手和多功能轿车的出现让人想起007系列,男主角艾格西为了赴宴不惜跳入污水管道的情节自然而然勾出了公主这个角色,也将上一集的故事情节联系了起来。

女反派波比的表演很浮夸,但很符合这个角色设定,热带雨林里的毒品工厂,装修得和美国乡村小饭馆似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考验老熟人带来的新人,波比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要求新人效忠,结果令人惊愕的是,老熟人就那样被投入了绞肉机……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导演太重口味了!

当然,重口味的还在后面,比如艾格西为了安装跟踪器(美国特工分部发明的安全套形状的跟踪器),故意接近目标,和目标上床,变身加藤鹰将手指伸向神秘地带,简直不能再佩服导演了。

1508728536376404.jpg

然后说说本片的一些瑕疵。

这部电影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前部《特工学院》取得巨大成功,趁势推出圈钱的。因为从故事情节上看,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不仅如此,故事的背景以及很多情节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女反派为什么要不惜重金摧毁英国王牌特工?可以说,这跟女反派的毒品生意一点关系也没有啊?难道说王牌特工自我定位是世界警察?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后面女反派发去谈判录像的又是美国总统而不是英国女王或者首相?

又比如,公主莫名其妙就吸毒了,不给任何理由。虽然这样安排可以让男主角闯关时更具有动力,但同时也颠覆了公主清纯美好的形象,让人爱不起来了。

又比如,还是女反派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这么大成本和代价来促使美国总统给予豁免权?这点完全是说不通的,毒品管制是全世界的共识,光靠美国总统的一纸承诺就能让自己身家无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女反派安全意识也太弱了,轻而易举暴露了解毒药工厂所在地,轻而易举在电子邮件中暴露了老巢的GPS坐标,身边武装保卫力量太少太弱等等,完全看不出来是大毒枭的做派。

最后就是解毒药的投放问题,全球各大城市大规模出动无人机投放的场景看起来很新奇、很震撼,但仔细一想,事先是怎么安排这些药品存放位置的呢?如何做到瞒天过海的呢?总之,经不起推敲。

1508728537216208.jpg

当然,正所谓瑕不掩瑜,尽管情节上有硬伤,但我们都知道故事是虚构的,只要画面看着爽就行了。而且,每个人的爽点都不一样,不要去看别人的评价和评分,自己去亲自看一看,没准符合自己的口味呢。

小时候非常喜欢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最近一段时间也在陆陆续续重读这些经典的破案故事。在这位伟大的作家笔下,英国警察虽然无能,但破案还是非常讲究证据,特别是物证,以及还原现场。而热播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系列更是展示了一种新潮的破案方法:通过调取现场证据,结合实验室结果,完全还原犯罪现场,以此确定嫌疑人及定罪。不管怎么样,这些都表明刑侦案件的要点是“证据为王”。 前不久的赵作海冤案,算是我国司法史上一件巨大的丑闻,被控故意杀人罪入狱11年后,“被杀者”突然出现使得冤屈洗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警方在破案时只讲“口供”。如果单凭口供便可定罪,警方和检方自然懒得去找物证,这样,屈打成招毫不奇怪。

以父之名

今天看的一部经典电影《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以父之名,1993)讲述的就是英国一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无罪的人被判有罪,只因警方先入为主,屈打成招,逼得假口供,幸运的是,15年后,一位有良心的女律师在困难与阻力中,找到一份关键证据,这才洗清冤屈。下面谈谈感想: 继续阅读

1957年版的《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电影,没有之一。在imdb上,它的得分高达8.9分。作为一部黑白影片,它没有华丽的道具,没有宏大的场面,更没有炫目的特效。从形式上看,它只是记录了一次陪审团对刑事案件的辩论过程。唯一能印在电影海报上作为吸引观众手段的的恐怕只有主演亨利·方达(Henry Fonda),因为方达是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图:美国版《十二怒汉》1957

影片涉及到陪审团制度,解释如下:

陪审团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实或被告是否有罪(视乎各地法律而定)的团体,多见于英美法系国家。目前于司法制度中采用陪审团制度的有美国、英国和香港等,日本于2009年起也加入此制度。陪审团根据人数多少,可以被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来源:维基百科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在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的坚持之下,其余11名陪审员由刚开始的一致认为被告有罪,进而展开激烈辩论,最终12人裁定被告无罪。

被告是一名18岁的少年,他被指控杀害他的父亲,检方的证据和证人包括:凶案现场的匕首、楼下的老人声称听到被告大喊“我要杀了你”并且看到被告从下楼梯离开、对街的女人从窗户往外看到被告将匕首插到被害人的胸口。对被告不利的记录还包括:他出生于贫民窟,10岁时进过少年法庭,15岁时进过感化院,曾因抢劫被捕,因持刀械斗被捕两次,被告的不在场证明——“案发时在电影院”——显得毫无证明力,因为他一点也记不起电影的名字和内容。对被告有利的证据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陪审团11票认为他有罪也在情理之中,但亨利方达认为,“十一个人都认为他有罪,我真的很难举起手……这个判决攸关一条人命,假设我们错了呢?”基于这种想法,方达要求其他成员花点时间认真讨论此案——这些人想草草结束案件以便回家看球赛或者约会。

检方的证人和证据看似确凿无疑,其实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全都是间接证据,也即是说,能证明被告杀人的直接证据,一个也没有。方达正是从这一点入手,挨个击破。首先,有陪审员提出凶刀是一把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被告的匕首,方达反驳说,也许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陪审员都说,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卖刀的人也这样说。方达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把匕首插在桌上,震惊了在场所有陪审员:方达的匕首与凶器一模一样。其次,两位证人的证据互相矛盾:楼下的老人“听到”案发时被告的叫声及下楼的声音,与此同时,对街的女人透过经过的电车最后两节车厢看到被告行凶,方达认为如果对街女人的说法成立的话,电车的噪音会掩盖被告行凶的声音,从而使楼下老人根本听不到被告的叫声!方达提出的第三个合理怀疑是:楼下老人声称在听到被告大喊“我要杀了你”之后15秒内由卧室走到门口,目睹被告跑下楼离开这是在撒谎,理由是,老人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走到门口,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方达根据该栋楼房的设计图模拟出现场环境,然后按照老人的步速走了一次,时间是:41秒!方达的表现感染了在场不少陪审员,赞成被告无罪的票数越来越多,陪审员们开始思索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怀疑。比方说,一位陪审员对死者的致命伤成因很怀疑,因为伤口的角度朝下,而被告身高比死者矮很多(相差七寸),没有玩过这种折叠式匕首的人凭感觉认为即使身高很矮,也可以由上往下刺,但其中一位有经验的陪审员指出,善于使用折叠式匕首的人为了提高打开速度以及增加刺伤力度,一定是会从斜下方往上刺的。作为一名“问题少年”,被告绝对不会用错误的方法杀人,这种伤口显示出凶手只能是一个毫无经验的生手。另外,对于对街女人的证词,方达认为:由于该证人是近视眼,案发时她在睡觉,没人会在睡觉时戴上眼镜,证人说案发时她刚好往窗外看,但她根本没有时间戴上眼镜,所以她不可能辨别出凶手和被告是不是同一人。

通过上面的情节分析,可以看出,检方提交给法庭的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竟是如此的经不起推敲。在刑事诉讼中,检方应负有罪的举证责任,被告负有无罪或罪轻的举证责任,换言之,如果检方出示的证据存在合理怀疑,那么,它是不能用来定罪量刑的!在本案中,辩方竟然没有把这一点提出来,而且法庭也接受了检方如此荒唐的证据。如果陪审团也敷衍了事,草草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那么,一件冤案恐怕就此产生了。这也从反面说明,陪审团的存在减少了冤案的数量。由于陪审团成员是随机产生的,并且不能包含特殊身份的人(如律师),他们不能就法律问题进行讨论,而只针对案件事实提出合理怀疑,这实际上是加大了对检方举证举证责任的压力,使其无法随意定罪,而且减轻了辩方压力。可以说,陪审团的作用是补充辩方能力的不足,检方作为国家机器,其力量过于强大,单靠辩方不足以抗衡。因此,陪审团的职责主要是寻找检方的漏洞,从而作出被告无罪或罪轻的判断。比如在俄罗斯,陪审团宣告无罪的案件就高达20%(来源)。

反观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基本上陪审员是只陪不审,坐在法庭上跟个菩萨似的,即便是个别陪审员积极参与庭审,但其意见往往不被重视,形同虚设。而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下,法官必须根据陪审团所认定的结果参酌法律作出判决,除非陪审团的结论不合常理或者违反法律规定。

2007年,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重拍了《十二怒汉》,这是对五十年前的美版《十二怒汉》的致敬,有评论说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57年的原作,但我并不赞同。俄版为彩色片,增加了不少元素以充实内容,为了使影片更具本土色彩,将被告设定为车臣后代,而死者是俄罗斯军官,为被告的养父,这就使被告杀人的动机大为增加。另外,俄版在情节设置上还大量描述被告的个人生活,同样是试图增加杀人动机,从而使陪审团刚开始认定其有罪“合理化”。个人认为这些情节都削弱了影片本身的魅力,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相对而言,57年的美版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场景与情节,整部影片的焦点集中于辩论被告有罪的证据是否存在合理怀疑。

图:俄罗斯版《十二怒汉》 2007

俄罗斯的陪审团制度最早建立于1864年的司法改革,时为沙俄政府效法英国模式建立。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人民陪审员制度取代了陪审团制度。1993年,陪审制重新恢复实行(来源)。而我国现在实行的仍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当然,有消息说,2002年俄罗斯全境恢复陪审团制度并非官方和民间的衷心认同(事实上检方对此极不欢迎),而是俄罗斯政府为了营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以及获得西方国家支持,这才是主因。另外,俄罗斯的陪审团极具“俄国特色”,与美国陪审团不同的是,俄罗斯陪审团做出的无罪判决,法律规定允许检察院对此提出抗诉,从而使案件进入二审、三审,在上述审理中,法官可以推翻陪审团的无罪判决,这使得陪审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美国,检方无权对陪审团的无罪判决提出抗诉。

陪审团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有的国家引进陪审制后又废除(如印度、马来西亚),原因主要集中在:陪审团容易做出情绪化结论、易受舆论左右、易被恐吓从而不敢发表真实意见、易被利诱而成为政府代言人等等。特别是“易受舆论左右”这一点,在我国有很好的体现,如许霆恶意取款案,连法官都会被舆论左右,如果有陪审团,能不受影响吗?舆论定罪,是对司法独立的极大践踏。

昨晚又被黄班长拉出去喝酒,其实每次我都是喝的最少的,最多两杯,三杯保证倒下。玩到凌晨1点才回到家,蒙头就睡。早上醒来,和李老师一起坐车上重庆,下车后又参观了李老师在重庆买的大洋房,心里盘算着这辈子能否有钱买上。回到学校一门心思弄我的车,4点多的时候想上网看看新闻,于是发短信找老柴要上网帐号。老柴老师连给了我4个密码都是错误的,在我绝望到正要放弃时,我自己把密码试出来了,看来还是自己靠得住。

上网看新闻的结果是,央视火了。对于事故本身,不多说,希望大家都平安。但是对于[被屏蔽词]为统一口径而撤掉各大网站的专题、改为发布通稿的做法,我表示鄙视。有小道消息说火是央视自己人搞出来的,你看,谣言又走在事实前面了。根据[被屏蔽词]的说法,起火原因是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听劝阻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这样看来,央视完全是受害者了,那么,为啥央视不利用它强大的宣传攻势为自己讨公道,反而还遮遮掩掩不让人讨论呢?结论是,丫就是一傻逼。继续阅读

陈华按:下面的文章是拍过《买凶杀人》及《A.V》(又名:《青春梦工厂》)的香港导演彭浩翔所写。2005年拍《A.V》时,彭浩翔什么会选择天宫真奈美?因为天宫小姐长得像彭导演初中时喜欢的女生。这种浅藏的感情使彭导对天宫小姐一直念念不忘。今年5月,在得知天宫小姐引退的消息时,彭导终于把感情抒发出来,写下了这篇《给天宫真奈美的信》。信写得真诚大方,发自内心,读之令人潸然泪下。这种对AV女优的尊重,是稀缺的也是可贵的。

来源:彭浩翔的博客。原文如下:

 

Amamiya:

我知道这个不是你的真实名字,而是你在行业裡所用的艺名,但我认识了你这麼久,还没有知道你的真实名字,所以还是用艺名来称呼你,希望你别介意。

从网上新闻读到,日本S1公司宣佈,你将在今年七月正式引退,并发表引退作品。心情突然复杂起来,因此很想写封信给你,本来我该直接电邮给你,但毕竟用英文吃力,又怕执笔忘字,写来没有中文那麼畅快,所以还是在这裡写给你。要是平日看我电影又懂中文的日本观眾看到,希望他们会把这信翻译成日文,然后放到你的网誌上。

对不起,这是我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写信或电邮给别人,总是喃喃自语、囉囉唆唆,彷彿像自己对镜子跟自己说话一样。

记得那晚你再度来港宣传,我们去了卡拉OK,你问我為甚麼会选上你,那时候我跟你说,因為你外型讨好,样子清纯。对不起,那时我其实没有说出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我想我跟其他香港年青「仆街仔」(这个词语可能你不太明白,但简单点说,就是一些一事无成又有点好色的香港男生,这种人在香港年青一群中,佔的比例不少)一样,以AV女星作為梦中情人,甚至转化為自慰对象。继续阅读

伪医生按:今天在豆瓣上看到的一篇评论,评的是“三国之见龙卸甲”,我对华语电影一直有一种像这几天爱国愤青抵制家乐福一样的抵制心态,不同的是,我这种抵制心态坚持了很久,并打算坚持下去。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这部国产垃圾片,而是豆瓣上的评论,文风之彪悍,遣词之大胆,语句之扯淡,都可谓令人耳目一新,立马拜倒。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些话不能说,而这位作者的评论内容却小小的突破了“不能说”的底线,不过他拿捏的比较稳,所以能出现在安然豆瓣上,不过我不敢保证伟大的宣传机构不会河蟹他。所以,趁这篇牛逼闪闪的评论还没有被河蟹之前,推荐大家看一看。下面仅转载第一段,注意,有的地方有“X”以及“空格”字样,是我不得以替换上去的,不然,我的博客也会被河蟹鸟。哈哈。

  在信息封锁的极权社会里,面对前仆后继的弱智国产大片、无边无际的文字垃圾和各种扑面而来没完没了的主旋律,你不能选择,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我X伟大的宣传机构阉割过的,你可以不看新闻联播,但最多你也就能看看《英雄》,并最终达到和看新闻联播一样的效果,即相信稳定压倒一切,相信我们是多么地需要我X对我们强有力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你那卓尔不群的品味、你那深不见底的思想以及你内心深处尚未被阉割的小鸡鸡呢?我要向你推荐的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那就是过度诠释,它能使你在地狱看见天堂,于黑夜发现阳光,实在是居家旅行、休闲娱乐、老少咸宜的必备良药。比如在看完这部《见龙卸甲》之后,我就没有灰心绝望上当受骗的感觉,相反我感到欣喜若狂,因为经过过度诠释,我发现这部电影原来是一部能够与《1984》比肩的反极(空格)权作品……

完整阅读:过度阐释:一部伟大的烂片

 

重庆的冬天真是难受得厉害,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气温可以降到3度左右,风夹杂着雨,四肢冰凉,鼻子前面还挂着鼻涕。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仍然不得不缩着头,双手插在口袋里,迎风走在路上,快步的走。而就在这个月的月底,我竟然要去比重庆还要冷的城市——成都去旅游,实在匪夷所思,可是那是我自己的决定。

在无数次走在教室与寝室的路上,我都会看到寒风中穿着劣质制服清扫马路的清洁工,我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也许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以便让人如雷锋般瞻仰,他们只是想有份工作养家糊口。可是我觉得他们是在比那些坐在温暖的空调房里的炒股大户们高尚。就在刚刚口渴出去校外一家商店买水喝的时候,看到门卫室的保安,一直以来,我对手握警棍或者类似东西的家伙并无好感,但是我尊重我们学校的保安。特别是中门和后门的保安,他们长年累月的坐在那间小屋子里,在我看来,与监狱无异,但他们坚持下来了。他们忍受了没有电视看的日子(虽然现在国内的电视在广电总局的操纵下并无看头了),他们忍受了无人聊天的寂寞,他们一坐就是一天。我想,每过一辆车需要他们开门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很高兴的因为有事做了,我甚至想,他们会像卡尔维诺在他小说里描述的一样“能看出两片掉落的树叶的不同之处”。继续阅读

歌词如下:

《七月》

歌手:江映蓉

那一年的寒风中,我化了很浓的妆
第一次牵你的手啊,却装作老练的模样
我等你说,等你说我漂亮
哦,真的,我真的很想又一年的夜色中,你遮住星星的光
第一次吻我的脸啊,多少有些惊慌
你等我说,说我是你唯一的港
哦,真的,我真的很想七月的无奈,我们尽量不去想
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水乡
七月的无奈,我们尽量不去讲
哦,真的,也许真的很傻那一年的大雪中,你轻轻敲我的窗
告诉我你堆的雪人,很像很像我的模样
你等我说,说我真的感动啊
哦,真的,我真的很想那一年的大雨中,我倚在你的肩上
让雨水渐渐洗去,两情很真的脸庞
我等你说,说你爱的好疯狂
哦,真的,我真的很想七月的无奈,我们尽量不去想
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水乡
七月的无奈,我们尽量不去讲
哦,真的,七月真的很长

继续阅读

《迷失》是我继《越狱》后看的第二部美剧,从第一季的第一集开始,到目前的第三季第二十二集,我一集也没落下。

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长篇小说,现在想来,后人对这些古典名著的评价未免太高。尤其是水浒和西游记,水浒的精彩和成功之处只在于隆重塑造了武松、林冲、宋江等人物,其他好汉出场却是相当草率,如不细心研究,根本无法记住他们的出身与主要事迹。西游记就更次了,开头的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大闹龙宫天宫,视玉帝如来而不见,好不精彩!待到悟空被如来镇压招安,归了三藏,九九八十一劫,莫不大同小异,只是其中的怪物变了样子,换了名字。

 国外的商业剧,尤其是美剧,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有的国家的街头还有《越狱》的广告海报,你见过咱们国家把把《亮剑》的海报拿去新加坡挂的吗),就在于剧情精彩、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演员们的演技也相当霸道。说道演员,我不禁想起了演艺界前一阵子——其实一直存在——的一个词叫“潜规则”,导演“潜规则”女演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要上戏,先上床,这是规矩。在大量潜规则下,一方面,导演的个人私生活腐败、糜烂、滋润得一塌糊涂,导致导的片不中看(类似于拥有三千佳丽的皇帝必然导致的结果——“从此君王不早朝”),另一方面,选出的演员猫腻太多了,一些只能看只能摸只能上却不能演习的女人出现在剧中,怎么演怎么难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如若登天。继续阅读